美文网首页读书
【第六课】浩然之气:生命与伦理的双重支柱

【第六课】浩然之气:生命与伦理的双重支柱

作者: 青木诗织 | 来源:发表于2022-03-22 09:50 被阅读0次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修身课》

【第六课】浩然之气:生命与伦理的双重支柱

浩然之气:浩大刚正的精神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一子目题为“崖山精神与《正气歌》”。看到此题目,我们便想到一个人物——文天祥。他在敌人威逼利诱前誓死不降,就义前,在狭小、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传世名篇《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忠诚惨烈,震烁古今,史称“崖山精神”。文天祥虽兵败被俘,但视死如归,写下了一首千古七律《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学家卞毓方是这样描述《过零丁洋》的:“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就是春秋大义,这就是浩然正气,也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民族精神!

第二子目题为“生命之气与伦理之气”。“浩然之气”一词 源于孟子。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和核心概念之一。孟子将“气”在伦理方面推到了最高境界。孟子的浩然之气,从伦理的层面讲,就是正能量。读孟子之文,我们能感受到它那种雄辩滔滔、一泻千里的气势。这就是浩然之气这一民族精神的精彩演绎。

第三子目讲的就是“气”。关于“气”的词语就有很多,其中有几个我平时较少见。比如“岚气”,指山中雾气,也指瘴气。还有“沆瀣一气”,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含贬义。“气”在中医学和武学中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浩然之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古有朱熹“浩气扩充无内外,肯夸心月夜同孤”,今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精神气壮山河,直贯长虹,使得浩气长存。吾辈也应当自强,共勉。

2022年3月22日

相关文章

  • 【第六课】浩然之气:生命与伦理的双重支柱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修身课》 【第六课】浩然之气:生命与伦理的双重支柱 浩然之气:浩大刚正的...

  • 放开代孕——伦理与社会的双重危机

    ——高中生眼中的代孕政策 近日,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一位人大代表提出了通过代孕解决部分家庭生育问题的方案,代孕...

  • 货币政策3

    双支柱: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旨在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互配合,兼顾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重...

  • 生命的伦理

    我坐在办公室里 风荡开了夏日的云层 高柳的蝉鸣编织着线条 我的耳朵渐渐失聪 思想可以被塑造 生活可以被改造 她曾经...

  • 学习收获

    伦理守则不是法律,不同于法律,执行部门不同,要求高于法律(避免双重关系,来访者福祉最大化)。 伦理守则是跨地域,跨...

  • 《咨询伦理—避免有害的双重关系》

    王利珍坚持焦点学习分享1530天 当一个权力较大的人(如助人者、教授、督导师)同时被赋予另一个角色,跟一位权力较小...

  • 2020-06-15 医学哲学之摘录*40

    摘录 1、程序伦理。 伦理程序是做出伦理决策与辩护、进行伦理审查与评价等道德决断的行为过程。程序伦理是具有一定时空...

  • 此文一出恍然大悟:生命确实不存在!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解读与补充》(44) 《生命观念错在哪里?》 感知论认为:生命的生理原理没错,生命伦理错...

  • 《道德经》杂谈:儒道的区别

    中国文化的支柱,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儒家强调道德伦理,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和谐社会,个人通过修...

  • 生命道德与伦理---善是生命的黄金

    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就是去观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课】浩然之气:生命与伦理的双重支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zx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