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学习笔记:潘毅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三

中医学习笔记:潘毅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三

作者: 瘦美成长营 | 来源:发表于2023-03-08 13:06 被阅读0次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 扁鹊

著《难经》(第四声),此扁鹊和历史上《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似乎不是同一个人,只是用了同一个名号。

《难经》可以看作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补《黄帝内经》之不足。

2. 张仲景

东汉末期,著《伤寒杂病论》。

后世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了两部分,分别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主要讲寒邪引起的外感病,《金匮要略》着重讲的是内伤,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内科疾病。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辩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

除了著有《伤寒杂病论》,方剂也是在张仲景手上发扬光大的。

因为医学成就高,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

3. 华佗

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4.《神农本草经》

作者不详,“神农”是托名,这本书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之际,王叔和著《脉经》,这是第一本脉学专著。

脉诊为四诊之一,中医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可见脉诊地位并不靠前,但是因为其诊法独特而成为中医学代表。

要把指下的感觉表达出来有些难,而且每个人的指头灵敏度也不一样,所以脉诊虽好,却不易掌握。

相关文章

  • 学习《易经》路上的第三个领路人:傅佩荣教授

    学习潘毅老师的《中医基础理论》时,在心里种下的阴阳八卦的种子。 上个月听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正式开启了学习《...

  • 绪论

    绪论 本章导读 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

  •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颗粒先生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是一个有机整...

  • 与《周易》的短暂相约

    《周易》与中医 怎么讲周易与中医?昨天,正安中医的班主任白术老师给我发来一个音频《怎么讲解周易与中医》,说这是潘毅...

  • 不厌于日

    阳光是穷人的补阳药。在听潘毅老师讲的《中医基础理论》时,老师时常会顺带一些《中诊》的内容,以及中药的内容,比如老师...

  • 复盘2016复习 一

    一月二月 幸福课 单词过滤一半 三月 单词有道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四月 单词有道笔记 中医诊断学 方剂学背诵 政治...

  • 辩证论治

    一:中医框架 中医框架 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基) 二:中医诊断学(中诊) 三:中药学(中药) 四:方剂学(方剂) ...

  •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诊断在中医基础理论课之后安排的课程。 在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阴阳五行学之后再学习诊断学,才能更好得把病人和...

  • 《说医不二》《医本正经》《医学就会》––懒兔子

    * 最近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看了懒兔子一系列的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书籍,我把关爱身体健...

  • 中医养生注重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践行中医养生写作日更✏️打卡7day。 学习中医养生,首先要了解中医文化,养生特点,了解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学习笔记:潘毅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co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