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体检报告出来,着实给我吓了一跳。异常指标项从去年的一项飙升至七项。养尊处优的身体突然有点坐不住了。单从指标项上来看,确实心有所悸,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亚健康状态的报警信号。但不管怎么说,保持健康成了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强烈自我暗示。
我关闭了安逸舒适的四轮出行模式,改成了半自动模式的绿色环保出行。一狠心一跺脚,花了我一个月工资买了一辆自行车,真别说,付钱的时候还真有种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意思。
踩着有节奏的律动,真找回点儿中学时代的感觉。骑了一个多月,倒也没感觉体重下降,但是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这还只是骑行的“功效”之一,通过近段时间的骑行,让我从思想上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就骑行本身来说,它让我的身体和思想都朝着积极健康阳光的一面发展。据统计,按照20km/h的速度骑行1小时,能够消耗600-800卡路里。这对于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强健体魄十分有益。我每天往返的距离是四十公里左右,一般用时在一小时四十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我的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使原本松弛的肌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腿部肌肉越来越紧实,同时在骑行的过程中,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颈椎得到了释放,抬头前视的过程就是矫正保护的过程。相对于身体的“修养”,骑行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休养”则更多。
以前开车出行,不是听音乐就是听广播,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现在利用骑行的这段时间,我可以完全的放空思想,在风的呼啸声中感受心的空灵和自在。在骑行的这段独立而自由的时空里,我确确实实体悟到了一些从未思考过的人生哲理。
往返
对于一段往返路程,你总要在每一段路途中学会辩证的思考,因为当前的顺势就是返程时的逆势,而眼下的逆势就是返程时的顺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路上的舍与得是平衡的,付出与回报是平衡的,顺境与逆境是平衡的。就像是人类的自然轮回,一个终将会叶落归根的抛物线,不管它抛出多高,亦或者有多么绚丽的姿态,终将……终将会回到“原点”。骑行也是这个道理,即使遇到再难爬的坡也应该想到返程时随风飞翔的感觉;此刻的毫不费力将会在返程时变成自我的痛苦“救赎”。所以对于这种必定返程的骑行,一定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顺势不忘形、逆势不自弃。
感知
其实骑行最深的印象就是对道路的感知,原来道路不是一直平坦的。当我坐在车里的时候,我不会感觉到道路的坎与坡,除非是遇到立交桥或者下穿桥。即便是上桥也只是深踩一脚油门的事儿,下桥则是轻点刹车踏板,你的身体几乎感受不到重力对上下坡的影响。但是骑行完全不一样,任何一点点的坡度都会在你的脚上体现出来。而这种直观地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却是我们当今时代十分缺乏的。
孩子在父母家人的襁褓中被过度的“照顾”,使他们逐渐丧失了与社会对话的机会;很多唯利主义者则割掉了良心,心甘情愿地扮演着丑陋黑暗的角色,来具象孩子们心中的“大坏蛋”“魔鬼”的形象。这无疑给孩子感知世界、认识社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久经世事的父母长辈也在与真实的世界渐行渐远,虚拟的互联世界正在慢慢啃噬着曾经坚不可摧的世界观,“你绝不知道的惊天秘密”“赶快转发的养生秘诀”“日进斗金的轻松妙招”……无良无耻无脸无下限的无名客正在恬不知耻的统计着点击率和转发量。
而我们聪明睿智、勇敢坚毅的中青年一代所看所感所知的又是最真实的世界吗?你吃的肉是肉吗?你喝的奶是奶吗?你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吗?我不敢苟同却也无力反驳。那种感觉就像在真空中,无法真实的触摸、无法踏实的落地,一切都是飘忽不定的。
骑行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每一点细微的起伏变化,甚至比走路更加感触深刻。那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安全感,一种可以驾驭的自由感受,因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或快或慢,或急或缓,不必怀疑,不用猜忌,就像迎面而来的风那样自然而真实。
坚持
骑行中最艰难的就是爬坡,考验骑行者毅力和身体素质的也正是爬坡。爬坡时必须要使出全力,但有时即便是全力以赴依然非常困难,这就要量力而行了。人生的某些时段,生活的压力、巨大的挫折、难熬的日子就像是你无比费劲地踩出每一步,让你筋疲力尽甚至充满绝望。骑行教会了我坚忍,坚持与忍耐是逆境中的必备素质,一旦停止踩踏,将会失去平衡落地,这没什么,因为还有脚支撑着地面,不会摔跤,所以也不必害怕。但是要想继续骑行那将会比之前困难十倍,因为我必须使出更大的力气踩出第一步,而之后的每一步都无比艰难,所以一旦在上坡时落地,大多数人会选择推行,这比骑行要慢得多。这种感受虽没有“逆水行舟”那么让人绝望,但也足以拉开你与同行者的差距。
骑行悟道坚持吧,就让灵魂与肉体死磕到底,看看究竟是谁比较牛B!骑行是一种态度,把所有的慵懒、畏惧和安逸统统怼回去;骑行是一种乐趣,让人在阳光与风的怀抱里畅快呼吸。我很享受骑行带给我的那份自由与快乐,那是堵在立交上、隧道里、上下班途中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如果你正在酒局餐桌上翻云覆雨,如果你正在微信X宝里乐此不疲,如果你正活在每一个被“绑架”的日子里,那么不如骑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