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1.14读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Day1

【2019.1.14读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Day1

作者: 阿凌_ee52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20:57 被阅读0次

作者:(美)威廉厄姆

今天开始阅读一本新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对啊,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列出一堆原因,他不努力,觉得题难。总想着玩游戏,看课外书书,时间长就不愿意来了。表面看似如此,那么有没有更深层原因呢?能不能从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角度解决我的疑问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书里,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九条认知原理,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我们是怎么学习的、我们是怎么思考的、怎么记忆的等等。

今天先来谈第一条认知原理。大脑天生不擅长思考,且避免思考。

一直接触到的都是大脑越用越灵,怎么到了这里成了不爱思考呢?作者在文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大脑进化到现在就是为了不思考。

这样不就是和小猫小狗没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横向比较,肯定是要比小猫小狗等擅长思考了,但联想到现在科技的发展,是不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需要动脑了呢?而且我们和计算机相比较起来,计算能力相差十万八千里呀

能看会动,才是我们人类最擅长的。

我们可以走过铺着鹅卵石的沙地,当我们走进房间,我们可以很快的扫视房间里的摆设,并能说出来他们的位置,颜色形状。而这会占用我们很多的大脑资源。

我们不觉得多么费事,是因为我们已经做得很熟练了。

当我们平时,好像感觉不出来,觉得大脑是在活动。但这其实不是大脑,在思考,而是依靠记忆在工作。

记忆指导你的行动。

有的时候我们感觉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比方说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解决了难题,但实际上这是依靠他们,原来所学的知识提取出来完成的。

或者说,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会胡思乱想,会听歌,和朋友聊天,但是不影响我们自然地回到了家,这是因为我们已经记住了回家的路线。

或者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喝杯水,这也是大家已经熟悉的行动路线。因为做的很熟练了,所以已经不需要思考。

如果有人说,我想试一试啊,让大脑思考,那就会变得很累。

有一个人有着长长的胡子,有一天有人问他,你睡觉的时候是把胡子放进被窝还是放到外面呢?他愣住了,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他晚上就失眠了,在想到底是放在哪里呢?弄得自己很累,而之前没想过也没影响睡觉啊。

大脑的带宽是有限的,如果每天早上都去思考,我到底是先喝水还是先刷牙,我出门的时候是先先走这个路口左转还是走下一个路口左转?这样还没到上班的地方,大脑已经累惨了。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

既然大脑不喜欢思考,那么有一些现象就不太好理解了,比方说,我同事就喜欢玩数独游戏,还有一些朋友喜欢看比较烧脑的文艺片,那么这些不都需要让大脑去思考吗?不就产生悖论了吗?

我们虽然不擅长思考,但是我们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在寻找可以进行思考的机会。解决问题会让我们产生愉悦感,但这个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简单就没有成就感;也不能太难,太难的话。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动力了。

认知世界可以分为三部分

1.乏味区

区域里边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再学就觉得没有意思。

2.学习区

或者可以称之为心流区,这部分的问题稍微蹦一蹦就能够够着,因而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体验。

3.恐慌区

里面的问题相对而难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在这个区域学习,不会产生愉悦感。学生觉得学习难,也就是有些学生处于恐慌区。

对他们而言,学习的内容太难了,这不会带来愉悦,大脑会逃避。

解决的话有两种办法,一个是降低问题的难度,另外一个是让思考变得容易一点,那么选择哪一个呢?

如果是选择第一个的话,学习这一科学不会就去学习另外一科;在难的题目学不会的时候就只学习简单的题目。看似很轻松,但是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是没有办法进步的,而且有些时候是无法选择学习的内容的。

那么我们就需要选择另外一种方式,让思考变得容易一点。

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大脑的三个区域:周边环境、工作记忆、长期记忆。

【2019.1.14读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Day1

1.环境:周边环境是客观的,里面有很多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信息。

2.工作记忆区:当我们从客观环境中感知到一些信息,进入到工作记忆区就可以进行思考。

3.长期记忆,在这里面储存着我们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的知识。

环境里的信息,加上长期记忆里的事实去拿到工作记忆区思考、处理,就能得到思考的答案。

认知的瓶颈:工作记忆的空间

工作记忆区域的特点:区域小、空间小。

比如说,给讲非常多的知识性的内容,我们往往会一下子接受不到,这个时候可能会说等一等,我拿笔记一下。

那么面对工作记忆空间小的难题,这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扩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节省空间。也就是说,让思考的这个问题变小,这些将会到以后的章节学到。

小结:

大脑不擅长,并且避免思考,很多时候是用记忆来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人类有好奇心。它喜欢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感的思考。

作者还介绍了认知的三个区域,乏味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学生不爱学习,大多是因为他们处在恐慌区,学习的知识有难度。

如果想要进行成功的思考,就要保证周边环境有足够的信息,长期记忆有确定性的事实,有步骤;工作记忆的区域足够大。

相关文章

  • 【2019.1.14读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Day1

    作者:(美)威廉厄姆 今天开始阅读一本新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对啊,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列出一堆原因,他不努力...

  • 【品思共读共好读书会】20/50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书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者:(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 读书人:朱俊 好书介绍: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

  •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1 完成《未来教师》的阅读打卡,今日开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之旅,爬了很...

  • 啃读新课标1

    导读 还没有读完《未来教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啃读群就已经开始,《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还没读完,新网师研...

  • 为什的学生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读后感 外物之味,久则厌之;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

  •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T.威林厄姆。他是哈...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1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1 看了书名,估计全世界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想知道: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个问题如此有趣而又如...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思考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13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专家丹尼尔·威林厄姆。由李萌翻译,朱永...

  • 能力和多元智能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3 今日走进《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第1章,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孩子天生有着好奇心,喜欢探索一切新鲜事物,而学校正是传授新知识的地方,正好符合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应该非常喜欢学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1.14读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Day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fs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