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中的生活是艰苦的,每日三餐是一碗霉变的陈米和一条咸萝卜,每五天可以吃到一次豆腐,逢年过节每人赏赐半斤肉。
一天,汪精卫苦嚼着霉变的陈米,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已霉变,自己也在霉变。他嘴里苦,心里更苦。他深恨壮举不成,速死不能,反要忍受这牢狱之苦——无涯际的牢狱之苦——比速死更可怕的痛苦,但,隐隐感觉痛苦中有渺茫的希望。豪气尚存,成四句诗。他颇为得意,想以此做成一首完整的诗。他反复吟哦: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一个狱卒过来,微微摇头:革命,几乎革去自己的小命,关进大牢还吟诗,鬼迷心窍,不可思议!
汪精卫笑看狱卒,说:“你摇头,是诗不好,还是对革命者奇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我辈神圣的历史使命,每一个血性男儿,都应该为此奋斗,在所不惜。”
狱卒连连摇手。汪精卫叹息:“甘做满人和洋人的奴隶、走狗,可怜!可怜!”
狱卒给汪精卫塞进10个鸡蛋,压低声音说:“有人给你送鸡蛋来了。”
狱卒离去,汪精卫拿着鸡蛋仔细端详,一个鸡蛋上写着一个小小的“璧”字。汪精卫对“璧”流泪,泪落蛋壳。
这一夜,汪精卫抱着鸡蛋,迟迟入眠,短梦贪欢。
一梦醒来,高墙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汪精卫捻手指,指尖似有脂香,尚觉滑腻。玩味昨夜一场梦,汪精卫想到梁山好汉,想到《水浒传》的开篇: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他由衷感佩先哲:成亦一是非,败亦一是非,成败一也。他心头浮起一层层一缕缕瘴气一样的浅淡的悲哀:财大权重,贪生畏死,死里逃生,更觉生命可贵,只有热血青年、幼稚书生,革命不惜死。赴死而不死,抗争的种子将如何?在谁的心田上生根?在谁的心田上霉烂?
一夜之间,他告别了少年汪精卫。他把那一枚鸡蛋握在手心里,一丝苦笑自嘲:且覆蛋上璧,珍取而今现在。
狱卒又来,悄悄对汪精卫说:“你有什么话写封信,我会转给送你鸡蛋的那个人。”
汪精卫别具心肠,写下一首《金缕曲》,后面又用血写了5个字:勿留京贾祸。
陈璧君回信:我们两人虽被牢狱的高墙阻挡无法见面,但我感到我们的真心却能穿过厚厚的高墙。我将遵从你的忠告立即离开北京,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想和你商谈。你我两人已不可能举行形式上的结婚仪式,但你我两人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你看好吗?
汪精卫为情所动:牛郎与织女,美丽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千古绝唱,爱的赞歌流传久远,英雄壮举,不过是革命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多少年,多少人,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非常时期有几?食色性也,饱暖思淫欲,英雄壮举一时令志士激奋,儿女私情世代引众人神往。我汪兆铭,纵横四海,情场自然也不该失意。今日虽在狱中,生死未卜,活着就有希望。爱情不可却,且应了她,纵然没有洞房花烛、销魂蚀骨,也不至于做个孤魂野鬼,也不劳长兄为弟找鬼妻。古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今有汪兆铭与陈璧君。汪兆铭有情有义有血性,真正的英雄豪杰大丈夫!他咬破手指,写下一个肥大的血字:诺。
陈璧君捧着血书痛哭。血书铭刻少女的心,少女心上血,化作清泪,洒在血书上。
情燃烧,陈璧君收起血书收起泪,离京南下。
同盟会营救汪精卫无果,孙中山到槟榔岛,召黃兴﹑胡汉民商议。黄兴为同盟会执行部部长。孙中山说:“兆铭在北京谋炸载沣,虽然不成,但敌人为之胆落,更多国人因此醒悟。兆铭是我党一位文武全才的能员,而今从容做楚囚,党人虽积极营救,各尽所能,但是不能奏功。失去兆铭无异断我手臂!我决意再起革命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救兆铭。”
胡汉民:“再起革命军,何处可以起义?”
孙中山:“北京、武汉、南京、广州四地,各有特点,皆为战略必争之地,哪里条件成熟,就在哪里下手。”
黄兴:“从现时情况看来,仍以攻取广州比较适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