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真的是一种奇特的体验,尤其作为一个典型的爱财之人而言,记录下关于钱的一切,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看见家庭财务不断聚积、由少变多的过程真的妙不可言。
其实很多人都记账,用很多软件模板进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查阅各类的报表,也会对当下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但以我个人观点而言,这些数据显得有点过于笼统,就比如同样的吃饭,可能是正餐、可能是零食、可能是宴请,所以统称记录为餐饮开支就会使记账本身出现失真而失去意义,所以要利用财务的特点,根据认知与需求对记账软件体系进行改造。
去年成文之后,经历了几次分享,好多小伙伴也用了我分享的模板进行记账,从反馈来看,效果确实比盲目地记账明显,对每一笔开支的归属有了清晰的认识,每一段时间的复盘也有了很好的依据。当然更多的小伙伴向我反馈,这个体系有点复杂,问能不能优化?
(一)记账需要关注的核心点
以记账软件来讲,现在的很多记账软件可以分为2类:第一类是极简性的只有开支与统计功能,这类应用小巧轻便,不需要花费时间就能使用,但缺点也非常明显,这样的软件没有可扩展性,也就是你只能按照它的固定模板进行记录,没有层级的概念,不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某些收支进行整合或者体系重塑;第二类是全面性的选手。你可以根据习惯对记账软件进行改造,比如支出内部可以建立二级目录,可以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结构性重塑。但同时这一类的软件也会提供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理财产品的推介、金融信息的推送、信用卡负债管理、理财社群等,有的记账甚至只是附送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卖P2P。
软件开发者的核心目的其实捆绑用户习惯或者激发用户,所以在核心内容或者应用上不断进行细化完善,同时会对核心应用周边进行渗透,希望让用户用1个软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增加用户黏性。
从记账这件事情本身来看,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核心其实并不多——无非就是收入、支出、余额,仅此而已。所以我们需要清晰地明白我们利用记账软件干什么,而不是被软件本身牵着鼻子走。
(二)收入项目PLUS
1、原来的体系
2019年的记账体系中,收入项只有2个一级目录,即主动收入与被动收入。
①主动收入=老公收入+太太收入+兼职收入+人情
②被动收入=理财收益+房租
2、现在的体系
2020年我进行了优化,收入项有4个一级目录,即主动收入、被动收入、人情收入、投资回流。
①主动收入=老公收入+太太收入+兼职收入
②被动收入=利息分红+房租
③人情收入=家庭人情+女儿人情+儿子人情
④资金回流
3、升级改造说明
①将人情收入进行单列,同时根据收入方进行了分列。从人情本身来看,其实并不可以单纯地理解为收入,这也是一笔负债,尤其是家庭人情收入是必须得还的。至于孩子的人情收入,我们需要将其进行单列,因为我们只是孩子财务的保管者,而不是拥有者(关于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孩子的人情也是需要家长去还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认知不同罢了),孩子的收入家长应当协助进行处理,从我个人家庭实践来看,我会将孩子的收入平均到每一周进行基金定投处理,当孩子有自己的花费需求而零花钱又不足以进行开支时,就可以动用自己的压岁钱。参见《亲子财商系列——压岁钱协议》。
②设立了资金回流项。资金回流可以理解为非本年度进行的投资本金回流,投资收益写进被动收入——利息分红,而投资本金可以写入资金回流。按照财务逻辑来说,资金回流并不能算作是收入,就如同我们在记账1.0中所说,投资款是不可以在收支表中进行记录的,这会造成收支表的失真,比如家庭用存量资金购买了10万圆理财产品,如果买入记作支出,而理财到期本金回流记为收入,那么有2次这样的操作就会20万的来回收支,这明显与事实不符,这样的行为我们需要记录的只应当是理财产品到期后的收益,这属于被动收入。而我设立资金回流其实是为了给自己做一下提醒。理财投资款并不应该计入收支表,而应当记入资产负债表,也就是投资款的部分回款理解为投资本金的减少,也就是投资的资产减少,在制作资产负债表后予以核减。
(三)支出PLUS
支出项并没有大的更改,只是对具体开支项目进行了重新归类,我们不记录流水账的核心要义就是将支出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必要、需要、想要进行大的项目分类,并将具体情境下的消费支出设立二级类目。
关于必要、需要、想要支出的概念,已经讲过很多次,就不累述了,但我需要强调的是支出具体属于哪种,需要的是家庭的主观判断,比如我个人将咖啡奶茶理解为需要性支出,也就是非必要性提高生活品质的消费,但很多人认为每天一杯香浓咖啡是人生的必须,那么完全可以将其列入必要开支,这个没有必要纠结,重在对消费的认识,而不是拘泥于标准的答案。
支出最大的改进就是设立了支出收件箱这个类目,只要是在实践联合记账的家庭,必然有过这样的矛盾,因为记账体系必然是家庭中具体负责这个事务的人建立,比如我们家就是我搭建的记账体系,整个体系的建立是包含很多思想在内,比如支出种类的划分,双方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支出的归属必然是想法不同。同时记账这件事情本身对于家庭不同人的意义也不同,让联合记账方主动积极参与是个方法论的问题,所以建立支出收件箱就是减少记账体系搭建者以外的人记账的难度。联合记账方点击支出记账只需要记录开支数量和内容,不需要进行分类,其自动列入支出收件箱,记账体系搭建者每隔一段时间将收件箱内的支出按照搭建本意进行类目规整,这样联合记账方的难度会降低,同时整个账本的掌控与最终财务报表形成都是在体系搭建者的掌控之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圆满的闭环。
(四)账户设立PLUS
2019年版本的账户设立了现金、信用卡、储值卡、公积金,2020年版本只保留了现金。理由如下:
①原本设立的信用卡账户是为了督促家庭建立无现金的信用消费体系,也就是除了紧急备用金利用货币基金进行储备外,所有消费都采取信用消费,比如线下交易使用信用卡,线上交易使用信用卡或者花呗、京东白条等,夫妻双方都归拢保留1-2种信用消费渠道,能不用现金的就不用现金。而现在将信用卡账户进行取消原因一是经过一年的实践,信用支付已经成为了家庭的习惯,没有必要再进行强调;二是信用卡账户属于负债,在记账软件中信用卡账单需要采用现金转移支付的方式予以核销,多了一步操作,有些麻烦。
②关于储值卡的取消。原本的记账体系将饭卡、医保卡、交通卡等进行了分列,在实际的记录中非常麻烦,因为各类储值账户除了固定工资类自动充值外,公交地铁卡等都需要进行现金转移支付,而且这类钱非常零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核对。医保购买药品等开支在家庭中也是属于很少的类目,也就一并取消了。
(五)善用记账软件
现在的记账软件其实非常的人性,但同时受限于功能又会显得十分呆板,它不可能完全达到使用者的功能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智慧来改造,或者对某些类目进行自定义。
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因为在搞可转债打新,我建立了一个可转债打新的账本,在这个账本中,需要关注的核心要素有:投资者、中签数、收入。那么如何用记账软件来实现这个账本呢?
①收入不需要定义,卖出可转债就是完成了收入。
②投资者也不需要定义,在记账软件中的成员就可以完成这个功能,支出收入填写时成员选择相应的投资者即可。在记账软件中,统计成员收入图表时,机会得到投资者收益的饼图。
③中签数是需要自定义。这里可以有两种操作,一种是在账户中分别为为投资者建立账户,没中1签可以在账户余额+1,但这样的操作缺点在于没办法做快速的统计;第二种方法就是在支出中建立中签数类目,每当一个投资者中签,就填写一个中签的支出。在记账软件中,我们只可以将收入和支出进行图表输出,这样我们在统计成员支出图表时,就会得到一个各投资者中签数的一个饼图,这就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软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当然因为存在中签数这个支出,所以整个报表严格意义上说是不准确的,但从实践来看,这个中签数的支出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