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江小白”的广告语:你以为我们喝的是酒,其实我们喝的是友情!江小白在每一瓶酒上都印上有煽动性的金句,这些金句都是极具煽动性的情感句子,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这其实就是把原本的喝酒消费转化成了情感消费。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或公司组织,实际上都不是将所有的钱都算在同一个钱包里的。公司和个人可能只有一个银行账户,但实际上却有几十个心理账户。
人们会根据每个心理账户中的得与失,来权衡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这也是商家惯用的消费者心理。比如说,逛街时,看到一束非常好看的花,但是你并没有想去购买的欲望。这个时候对方说,这可是“爱情的馨香剂、友情的增进器呀……”。
可能这么你说你就愿意为之花钱了,因为你在意思考的是自己的爱情或者友情,愿意在这个“情感账户”里投资和消费。
从不愿花钱的账户转化为愿意花钱的账户。
让我想到,在一个兼具成人、孩子学习的机构里,如果只是向家长说这个课程于成人有多么好多么好,可能他们不会那么动心。
但是当说到,学了这个课程可以带动自己的孩子学习成长、可以给孩子开放更多的学习权益的时候,家长可能就更动心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大多数家长的判断和选择里,他们给孩子投资的账户的钱要远多于投资自己的账户的钱。毕竟,现代家长还是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的嘛。
你看,这就是从最有钱的账户花钱。
其实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对很多事情有着筛选和判断,你对不同人的态度、对不同人愿意付出的时间精力,其实都在于你把他们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形成了亲疏远近的关系。
这就是心理账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