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开学第一天是过渡,开学第一周是适应,
那么第二周便是热情满满的火力全开。
一、我为班级做贡献
海螺教室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这是每一个孩子用温度和热情打造出的美好家园,这也离不开每一个班级大队委和中队长的认真负责。根据学部规定,每学期我们都会对班级大队委和中队长进行选举。本周五,我们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本学期的民主选举。
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本次参加竞选的有滢如、晨曦、誉霏、轩烨四位同学。经过竞选演讲和民主投票,最终滢如和誉霏当选为海螺教室本学期的大队委和中队长。
班级竞选是孩子们参与民主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在同学面前表达自我的一次机会。所以无论当选与否,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锻炼和成长。
二、舌尖上的春节
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描写了老北京过年时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更是充满了无尽的美味与想象。循着大家的笔触,孩子们也描绘了自己最喜欢的美食,让舌尖上的春节回味无穷。
烤鱼的鱼肉非常鲜嫩,让人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汤汁里配以金针菇、鱼豆腐、鸡蛋条、白菜和章鱼肠这样的食材,令人食欲大增。烤鱼通常会加大量的红辣椒和青花椒,又麻又辣,鲜香美味。食客的舌尖像是冒了火,这可能就是舌尖上的美味吧!
煮鱼的时候,汤汁慢慢沸腾,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气泡,带着辣味和鱼的鲜味的蒸汽不断升起,令人如临仙境。
——薄昊卓
牛肉面在我的眼里一直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一直在美食界叱咤风云。
从“牛肉面”这个名字看起来,就能知道它无非就是一碗拉面。但牛肉面可是需要九九八十一次拉扯,而且还不能断!可千万别小看这一步,这一步最关键、难,一旦失败,牛肉面就会失去灵魂。后面只要请牛肉入锅,再绑架一群油菜,最后按个人喜好让辣椒油进碗,一份人间美味就完成了,就连神仙也无法拒绝这份美味。我每次都会吃大半碗,有时恨不得把汤也喝了。
——高梓洁
步骤依旧是那么简单,将鸡蛋炒至金黄,再把番茄丁一起放入翻炒,它们在锅中激情的跳跃着,或许因为振动,几颗坐在旁边看戏的细盐也意外跌入这口大锅中,慢慢的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鲜红的西红柿配上金灿灿的山鸡蛋定是许多人的家常菜。虽说它很渺小,很普通,但它承载着与家人度过的点滴美好。
——陈滢如
在现在大人看来,麦芽糖是一团黏糊糊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在我们小孩子看来,它是给我们的童年添加光彩的糖。我希望这个有历史意义的食物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谢华跃
提到东坡肉,谁脑海里不是浮现出香甜软糯的的感觉呢。一片五花肉,切成两三厘米的块块,在凉水中焯一遍水,让血水与猪肉分道扬镳。将猪肉捞出,控干水份。一块块冰糖,炒出糖色,跌进去的五花肉不久就裹上了糖色。小火慢炖四十分钟,肉在沸水中翻腾,仿佛在跳着一支曼妙舞曲,唱着,叫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祝轩烨
三、小小影评家
观看视频是一种放松、有趣的学习方式,需灵活慎用。在海螺教室,观影机会非常珍贵。在这珍贵的机会中,也蕴含着珍贵的教育契机。
学期初,孩子们通过新年抽奖获得了一次短暂观影机会。大家都有自己想看的影片,怎么办?不妨来一场“竞播”演说吧!于是,孩子们化身一个个小小影评家,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示影片中的精彩之处,更能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尤为可贵的是,孩子们能通过故事情节总结出信任、乐观、奉献等影片所要传达的美好的本质。这样,孩子们在观影之前就对影片进行了细致的赏析,也对其中蕴含的道理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这便是一次教育契机,而且是孩子们自发的非常感兴趣的教育契机。
四、动物的进化和分类
本周我们开启了本学期的第一个主题——动物也有情。顾名思义,这个主题主要是呼吁人们理解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动物并不陌生,对动物的情感也颇为深厚,那么,五年级的孩子对动物的学习该有怎样的进步呢?首先,孩子们需要对一种动物进行比以往更为科学、全面的认识和学习,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动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已达到真正走入动物内心的学习目的。
主题之初,我们一起学习了动物的进化和分类。从六亿年前海洋里初生的单细胞生物,到五亿年前最早的鱼类,再到三亿年前最早的两栖类和二亿年前最早的爬行类,以及一亿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和七千万年前最早的鸟类和哺乳类,直到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整个动物的进化过程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在不断的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动物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形成各自的特点,才最终形成我们现在五彩缤纷、无奇不有的动物世界。
五、阳光下的追风少年
初春渐暖,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本学期的第一个集体运动项目是50米接力赛,这是一个考验短跑冲刺更注重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阳光下的跑道上,孩子们敞开心扉,全力奔跑,用一个个坚定的脚步描绘着一幅幅无限蓬勃的美景。奔跑吧,追风少年!
六、教育,该为谁服务
本周的年级共读中,雅淋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朱则光老师《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的部分观点,其中一个特别醒目的问题就是:教育,该为谁服务?朱老师的观点是:教育,只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我们对这句话极为赞同。
把“服务”这个词放在学校教育中,服务便是为学生的利益而工作,为教育事业而工作。这里的“服务”是广义的、高尚的,而非狭义的、谦卑的,服务的对象不是学生,不是家长,也不是学校,而是学生的成长。学校不是工厂,知识、能力和素养更远远不是商品。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简单的开心和表面的快乐,而应该是孩子更真实的成长和更长远的未来。“把学生放在心上,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不仅是家校情感上的共鸣,更体现的是教育深刻的专业性。
共同的教育理念和相互的信任支持是家校共育的坚实基础,同心同德方能携手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