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四章为里仁,开篇第一句——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 孔子说:“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美。居处不选择仁,怎谈得上聪明智慧?”
作为一个在社区工作的人,读到此句不禁会心一笑,原来夫子才是提倡建设和谐社区的第一人啊!
和睦、关怀、互助的邻里关系时至今日依旧是社会提倡和大众追求的。从译文中可以看到孔子理想的和谐社区里面的居民都是“仁人”。“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反复出现,那么何为“仁”?
与西方世界推崇“智者”讲求真理不同,我们的文化更认同“仁者”崇尚大义。正所谓“仁者无敌”,这就使“仁”成了充满魔力的一个字。它的魔力在于同西方讲的“是非”、康德讲的实践理性不同,它包含理也讲情,是某种情理结构的展现。此情包括喜与恶。所以它是个有感情的字。也就是说仁人并非是非不分、义理不问的“好好先生”。而是有“是非之心”的。只是对“是非”的判断,带有某种先验的律令态度,也就是中国社会风俗文化的约定俗成。是一种融理于情的人生态度。中国的“是非”不是中性的事实陈述,而总或多或少含有价值判断和情感态度在内。于是可以把”仁人”定位——真正具有人性的人,这对个人要求颇高。
但我们不可忽略夫子那个年代的社区和我们现在的社区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是地缘性,那时候受生产力的局限,人被土地束缚。小社区的辐射面很小,里面的居民是真正土生土长的乡里乡亲。现在交通发达,城市人口流动性大,许多发达城市的社区内的人员来自天南地北甚至世界各地。其次是血缘性,以前讲究氏族传承,一个村落里的人可能都是一个姓氏构成的,即使非同姓,经过几代婚娶,也都多少沾亲带故。现代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化了,一家三口成为常态。第三是生态性,从前地广人稀,我们建房喜欢铺陈开,阡陌相近,鸡犬相闻。现在人口稠密,建房时不得不向上讨空间,城市内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人人各扫门前雪。
那这样的天差地别,我们如何做到“里仁为美”呢?这里还是要着眼于“仁”。之前说过“仁”同人。但不是独立的人,而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人。处在社会中就要对人类这个群体负责,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里要强调的不是义务而是关系。城市中人口稠密,但人情淡薄,没有血缘、地缘、姻缘的人互不相干。要将社区内的这些人建立起关系,让人情流动起来,才有机会营造和睦的邻里氛围。而这些就是我们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了。我们要突破现代小家庭的壁垒和古代大氏族的弊病,提升调解人际关系和沟通人道情感的功能。
我从《论语》中悟到,社区治理中行动要“以人为本”观念更要“以仁为本”。在儒家思想里“仁”以情为体,总肯定此世间生活即为美、为善,不必硬去追求来世、彼岸或天国的美善,此乃“里仁为美”的深意。
梁漱溟说,“欲望是以个人主体为重,情感则以对方及双方关系为重”(《中国文化要义》)。重情感为中国文化特点所在,也是社区工作的着眼点。平衡各方利益,调解各类关系,促进邻里互动,构建和谐氛围。我想,如果能做好以上几点,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里仁为美”的要求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