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大意】孔子说:“选择住处,尚且以风俗仁厚的地方为美,立身行事却不选择仁道,哪还算得明智呢?”
曾看过一部印度电影,片名忘了。讲一位平民暴发户,花巨资购豪宅,迁居到上流社会,随后发现因不属于贵族阶层,他的孩子没有进名校的资格。而名校却给贫民窟的孩子设有少量免费入学名额。于是,又迁到贫民窟,佯装穷人。又在报纸上读到,几乎没有一个城市的人,会像纽约人这样介绍自己的住处,会详细到纽约市的某个区。因为纽约的居住区域鲜明代表了社会阶层。现代社会多是以经济实力和社会阶层来划分居住区域。闻一人居住地,便可判断其贫富。而在孔子时代,却是以民风的厚薄来划分,闻一人居住地,便可判断其贤愚。
《论语·述而》篇提到一个叫“互乡”的地方,说“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7·28)住在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都很难讲话,可见这个地方的道德风俗败坏,是恶人、小人的聚居地。有互乡的童子来拜访孔子,孔子却接见了他,弟子们就感到很困惑。古人的歧视多源于道德歧视,不同于今人“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大戴礼·主言》云:“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别地以州之,分属而治之,然后贤民无所隐,暴民无所伏。使有司日省如时考之,岁诱贤焉,则贤者亲,不肖者惧。”疏云:“州之言殊也,合同类异其界。”圣明的君主治理人民的方法是区分好恶贤愚,将同类的人合居于一地,划清不同类的界限。
里者,民之所居也。“里仁”,意指居住在仁者之乡。居于仁者之乡,就能获得好名声,故曰“里仁为美”。就好比现在,住在高档小区,就被视为“富人”。古人选择居住在仁德之乡,人们就会敬重他,乐于与之交往。如果选择“互乡”这样有恶名的地方,人们就不屑理睬他。古有“千金置宅、万金买邻”之说,又如孟母三迁,都是择仁而居之意。
古人择仁而居,除为求得好名声外,还因为环境对人气质的影响。皇疏云:“中人易染,遇善则善,遇恶则恶,若求居而不择仁里而处之,则是无智之人。”在《孟子·尽心上》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喟然长叹道:“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居处会改变气质,奉养会改变体质,居处是多么重要啊!他同样是人的儿子,住宅、车马、衣服大多与他人相同,为什么王子会长成那个样子呢,就是他的居处造成的。然后又举例说,鲁国的国君来到宋国,在垤泽门下呼喊。守门人说:“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似我君也?”鲁君与宋君喊门声音相似,也是因为居处相似的缘故。一个地方的风俗能对人起到移情易性的作用,居于仁者之乡,就会以仁义来涵养人的心志和气质。《孔子家语·六本》载:曾子曾跟随孔子到齐国,临行时,晏婴赠言道:“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噉之,则易之匹马。”三年生的兰草根,用鹿肉汤来浸,味道鲜美,可以换马。不是兰草本身鲜美,而是浸渍的汤鲜美。所以“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人是易受环境影响的动物,居于仁乡、结交良友、事奉明君,譬如兰根浸鹿酳,所以择居、择友、择君都需慎重。荀子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择不处仁,焉得知”。不选择仁者之乡居住,哪还算得明智呢?择居尚且如此,择业、择友、择配偶乃至立身行事,都要择仁而处,择善而从,方为明智。《孟子·公孙丑上》就以择业来解说本章内容。孟子说:“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造箭的人比制甲的人不仁,因为造箭者唯恐不伤人,制甲者唯恐伤人。巫师和木匠都是如此,死了人他们才有生意。“故术不可不慎”,选择职业不可不慎重。接着引本章内容阐发道:“夫仁,天之尊爵,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孟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但是否能做到仁却受到外部条件的阻碍。如果没有什么阻碍却做不到仁,这是不明智的。有人贪恋矢人、弓人的高收入,而选择造弓、造箭的职业,这叫为人所役、为物所役。人常为这种受人役使、不能自主的境况感到耻辱,感到耻辱却不求改变,就是不明不智。还不如从心所愿,选择让自己心安的职业。在“择仁”这一点上,人完全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本来就存在于人身体之内,只是被欲望遮蔽。当你渴慕仁德时,它就显现,占据你整个心房。所以,一个人能否做到仁,完全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孟子说:“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仁,就好比人居住的房子,义,就好比人走的路。选择居仁宅,行义路,君子之德就完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