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真的冗长,但我却觉得非常契合我的主题思想。
我和先生在上个星期三去了南京,第三次进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信访部门。这次依然没有办好我们想做的事,但接待我们的安保和立案庭的工作人员态度却一致的务实,谈话和行动直奔我们的主题。由于我们缺乏关键性文件,需要回家再打包邮寄。接待阿姨又特意提醒我,我要提交的申请书太简单,简单到可以忽略。
回家后,如何写申请书成了头等大事。我从网上查询,但没有和先生案例接近的范本。连被申请人应该写谁我都有点蒙。但我还是查资料看条款尽力完成初稿了,又经过三次修改,感觉不错了,便以PDF文档形式给老家一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一个相识多年的律师大哥,让他指点我。
没想到大哥不但指出我不懂的地方,还帮助我梳理出逻辑关系和必要的叙述线索。我按他的指导重新修改了申请书,东先生看了,直接说“真是太好了,你写得很棒!等这件事办好,我们回四川一定请许大哥吃饭致谢。”
想到开始我的畏难心理和烦躁不安,初稿后的不满意和急躁,被指点后的恍然大悟,现在的顺利完成真是最值得欣慰的环节了!我好似看到了胜利的光亮,又好像看到平坦的前路,仿佛以后再没有波折、再没有煎熬、再没有不平等揪心磨人的事发生。
以上是为此事的纪念。今日天气真好,中午炎热,早晚却如秋天般凉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