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保持时间记录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效率很高,过得充实且有意义;而有的人却总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一天又一天。
我想:除了和个人的学习主动性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时间管理的方法。
时间能否被记录?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我们想安排好自己的计划,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看看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哪了?
以2-3天时间为例,先记录时间段所做的事,然后再分析自己时间的用处,哪些事是可以授权,哪些是需要自己立刻马上完成等等。
通过分析后,我们再利用时间管理工具来优化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
时间管理工具中,我最常用的是四象限图。
四象限图,又称为艾森豪威尔矩阵,是一种时间管理工具,由美国前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提出。
这个工具非常好用且简单,能够帮助我根据任务的紧急性和重要性来确定优先级,提醒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和不紧急的事件上。
具体我们可以看下图,了解四象限图四大块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8995/7601baf2ed33ee7e.jpg)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管理主要分为了两个纬度,一个是紧急程度,另一个是重要程度,从而延伸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的四象限图。
重要紧急是我们的第一象限,指的是必须要迅速完成的任务,例如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或截止日期的临近任务等等。一般来说,重要紧急的任务,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来完成。
重要不紧急是我们的第二象限,指的是一定要坚持去干,对我们的长远目标和个人价值观有深远影响,但在短期内是不会有成果的。比如:陪伴孩子、父母、个人成长和学习、锻炼身体等等。
这在四象限图中,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我们的任何成功都是通过日积月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往往能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就是这第二象限图。
不重要紧急是我们的第三象限,这类任务大多来自他人的期望或紧急请求,对我们的个人目标并不重要,甚至我们也可以委托授权别人去帮助完成。比如:接孩子放学、客户投诉以及临时突发的事。
不重要不紧急是我们的第四象限,这类任务,可以说得上是时间的浪费和无关紧要的事。比如:看电影、刷手机、煲电话粥等等。这类的事就应该少做甚至不做,尽量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上。
我们把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图弄清楚后,就可以根据这四象限图写下自己的每天在做的事,以此来进行分类。
具体我们该如何使用四象限图的工具呢?
第一、每日、每周、每月列出自己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
第二、将每个任务依次放入相应的象限
第三、一定要优先处理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任务;第三象限可以多授权,第四象限则减少。
每四、每天写晨间日记,展示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
第五、善用工具,比如:格志、日历等,前期先利用工具养成记录的习惯,并提醒自己。
时间管理四象限图是我们掌控时间、提升效率、实现目标的有力武器,一定要学会把工具为己所用,提升效率,让工作、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