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中形成了"百善孝为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的忠孝悌观念,演变为现代社会中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对待国家时,演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情怀;对待军队及制度时,演变为"士兵神圣不可侵犯""有规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这种服从尊重的理念。
中国教育之本应在于父母与子女间的教育,个体的学习必不可少,但家庭的道德文化传承犹如地基,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一个家庭犹如社会的细胞,家风家德好了,社会的发展才能充满生命力,积极向上。
有人说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可以体现出他对待他人对待社会的态度,在我看来,这不无道理。中国传统文化讲"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我们子女对待父母长辈好了,就稳定住了一个小群体的关系,拿儒家经典代表 弟子规 来说,许多学校在推广了弟子规后发现,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由原先的冷漠转变为感恩,能够体量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而父母也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发生改变,不再强压式地逼着子女去做事,而是循循善诱,以尊长的姿态引导子女。如果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地步害怕社会中发生像,"少年因父母不给钱残忍杀害父母"这样丧失人性的是吗?每个人都以对待自己亲人的态度对待他人,中国社会必然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社会。许多西方人感叹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我想这与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的观念密不可分。
往大了说,古有"家和万事兴",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家庭是链接社会与个人的重要枢纽与过滤器,有了家教的熏陶,在个人走向社会 社会走向个人的过程中才能有正确的理念指引,社会才能有浩然正气。在习主席的倡导下,我们传承家风家德,以小家推动大国的发展,正是基于此。
习主席讲:"我们中国有理念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为什么?我们中国社会以坚实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稳步发展。伦理道德约束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文化底蕴是其他各国都无法比拟的。我们的自信源于传统,源于文化,如今我们正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在世界中起着稳定器与压仓石的作用。传承创新,扬弃发展传统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拥有十三亿众多人口的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发展史中壮丽的奇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