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叶赛宁诗选品读《冬天在歌唱》

叶赛宁诗选品读《冬天在歌唱》

作者: 青柏原创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23:01 被阅读0次

《冬天在歌唱》

冬天在歌唱--在呜呜的号叫,毛蓬蓬的森林响着松涛,奏起催眠的曲调。四周是灰色的云朵在奔忙,带着深深的愁闷和忧伤,飘向遥远的远方。

暴雪掠过我们的庭院,散发出阵阵刺骨的严寒,铺下丝绒的地毯。几只顽皮的、小小的麻雀,像一群孩子没爹没娘,紧紧的靠着小窗。

这几只小鸟儿又累又饿,在寒气中冻得浑身哆嗦,挤得越来越紧。风雪发出狂暴的吼声,敲打着关严的百叶窗棂,闹得更加凶狠。

温柔的小鸟儿打着瞌睡,听着旋舞的雪风在呼啸,躲在上冻的窗边。他们梦见那美丽的少女,在太阳的微笑中容光焕发,这就是明媚的春天。

小感:同样这也是叶赛宁十五岁左右的诗,写的是晚冬的见闻,开始以一种冷调的笔触,给人一种压抑,沉闷,忧伤的感觉,同时选取的意向多以冬天的为主,给人一种肃杀、蛰伏的冷感,而后笔锋一转,凌冽之下有温情,现实之中有想象,一副渴望春天,希望阳光的感觉表现出来。

诗人手下的作品,是内心真实的表达,同时诗人或者说很多人的内心,都是一种在复杂条件下,综合的表达。如果联系到叶赛宁的年龄,社会的背景,家庭的背景,由此可以看出叶赛宁此时正是矛盾的关键时期,渴望新的机遇出现,渴望摆脱传统的限制,实现身心的自由。

在我看来诗歌的魅力在于他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当我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记忆同样被带回到那些艰难困苦的时候,当我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甚至由于我的偏见而与最亲近的人产生矛盾的时候,我的内心如同寒冬一样,凌冽而刺骨。

在这个时候我会不自觉的在我身边去寻找与我同频的物象,乌云、枯树、寒风、麻雀等等,把我的感情去寄托在这些物象上,去纾解心郁,去平复心态。同时为了摆脱现状,我当然会对未来充满期待,客观的环境短期可能无法改变,但是精神的枷锁却要自己打开。

于是我会将所有的希冀寄托在具有生命力的物象之上,春日,暖阳,美梦,少女,微笑等等。用通俗的话来说,纵然家徒四壁,总得找个乐子。当然诗人找乐子可能不会像我这般庸俗,他们总会言于形而寄于意,那对我来说可能是更深的境界,这也可能是我与诗人之间的一道风水岭。

诗的意境是美的,是韵味和雅致的结合,而韵味和雅致是生长在生活的这片大土壤上。有感而发才是真实,诗人不自欺,就不会欺人,可见保持诚心和善意是多么重要。当我们拥有这种诚心和善意,就会让人如沐春风,可能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慢慢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暖阳和春风。

最后我想用一句小诗作为最后的总结:本自春风生暖意,何愁寒风话凉冬。

相关文章

  • 叶赛宁诗选品读《冬天在歌唱》

    《冬天在歌唱》 冬天在歌唱--在呜呜的号叫,毛蓬蓬的森林响着松涛,奏起催眠的曲调。四周是灰色的云朵在奔忙,带着深深...

  • 叶赛宁诗选品读《黄昏已经到来》

    黄昏已经到来 黄昏已经到来。荨麻上露珠闪亮。我站在大路旁边,斜倚在柳树的身上。 月亮银光直泻,把房顶照的通明。远远...

  • 叶赛宁

    (一) 我记得,亲爱的, 记得, 你那柔发的闪光; 命运使我离开了你, 我的心沉重而悲伤。 我记得那些秋夜, 白桦...

  • 叶赛宁

    蝴蝶带来往昔旧梦 苹果花怀抱最初的小心翼翼 晚风沉醉的夜,像一口井 倒映出叶赛宁,一颗农民的心 晚霞笼罩乡村,黄昏...

  • 叶赛宁

    叶赛宁 俄国著名诗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4年发表抒情诗...

  • 叶赛宁 0209

    初识叶赛宁,是董卿在诗词大会上提到《我记得》里面的几句,特别美。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

  • 叶赛宁诗选品赏《沉沉的钟声》

    沉沉的钟声,把田野呼叫,惺忪的大地,向太阳微笑。 钟声飞向那,蓝色的天边,清脆的音波,在林里回旋。 银白的月亮,隐...

  • 夜晚,明月洒下它的光辉

    《夜》是叶赛宁的代表诗作,用清新自然、优美的文字写出了夜晚的静谧、美丽。 夜 ——叶赛宁 河水悄...

  • 叶赛宁 白桦

  • 叶赛宁-----诗集

    我记得 我记得,亲爱的,记得 你那柔发的闪光; 命运使我离开了你, 我的心沉重而悲伤。 我记得那些秋夜, 白桦树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赛宁诗选品读《冬天在歌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pv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