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电影,聊一聊感悟。
孩子要找童年,于是共同约看正在上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重返地球》,马上就要上班的时间,早上的影院人不是很多,尤其是早上第一场电影,本以为我们包场,好在还有一对母子观看,也算有人作伴吧!
现在聊一聊电影,整日比较欢乐,由于多年的铺垫,整体人物性格不需要太多的笔墨,可以直接将环境引入到特定场景,因此,为大家的理解节省了很多笔墨,这次电影讲的是帮莱斯特族人回家故事,是现在比较火热的科幻+环保+动作的热闹拼盘,因此,整体故事比较中规中矩,可以比较流畅的讲完一个故事,引发大家对动物的热爱,所以整体看,可以达到寓教于乐,老幼咸宜,男女通杀的效果,难怪现在票房还算不错,只是今年票价的确高了很多,还有很多隐性价格,但还是建议可以做为一项陪孩子的娱乐活动。
接下来就要聊一聊咱的题目了,认识-理解-搬运-理解-创造这个标题啦!通过这部电影,我认为我们的电影工业基本完成前四步骤,尤其是最近的电影一大特色就是翻牌和模仿的较多,可以做到通过认识其他电影,在理解基础上,通过搬运和与我们本土文化融合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从编剧水平,离创造这个主题还有较大差距,所以还需要我们每个从业人员不断努力。
电影的开篇很明显是借鉴了漫威影业的开篇,从而告诉大家这是一步科幻题材类电影,故事结构是将几步科幻片进行融合,将人物换为动物,里面的各种技术也都有其他电影工业的影子,能把这些好的素材借鉴并利用起来也算一种进步,这让人想起当年香港电影火的时候也是这么走的,从国外搬来电影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后,形成新的文化,然后在输出,我们很多是在学习他们改造后的东西。现在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直接去学习并利用了先进内容直接转化后投入到自身庞大的市场,起马少了一次中间商也算是很大进步啦!
文化本身就是需要不断学习-认识-融合-运用-升级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能说这符合事物客观规律。本身熊出没也是参考国外长篇动画和模式,如迪士尼工业。但我们都希望每一次在学好其他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些新的创造性的尝试,积小成多,不要仅仅被眼前的短期效益所麻痹。真的每行每业无不如此,从自我做起,我们做不到能直接去实现,但我们从认识和需求上也要提升,这也是我们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加油!
--重返地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