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1期“诺”专题活动。
《富爸爸:给你的钱找一份工作》中讲了富爸爸为了教他的儿子和本书作者清崎学习理财,带他们去参观牧场和农场。
1 不同
他们在游览牧场的时候,看到牛仔将一群牛集中从饲养场赶往屠宰场;在奶牛场的时候,则看到农夫将奶牛集体赶进挤奶的牛棚。
尽管牛场主和奶农都把他们的牛看成资产,但他们处理资产的方式有所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
显然,牛场主是将牛养肥了,赶到到屠宰场,然后宰杀;而奶农则是为了得到奶和小牛犊。这就好比在投资中为“资本收益”而投资和为“现金流”而投资。
牛场主可以看作是为了资本收益而进行投资,而奶农更像是一位为了现金流而进行投资的人。
作者认为,很多人之所以会损失大量的投资,或者认为投资有风险,理由之一就是他们像牛场主一样投资,他们投资是为了屠宰,而不是为了得到牛奶。
书中说,“资本收益”型投资者,一般在意的和时常谈论的是:
“资产净值增加了。”“股票什么价位买入的,当涨到了多少卖掉的。”“买入一套房子,再出手的时候赚了多少钱。”……
而一位“现金流”型投资者,在意的和时常谈论的是:“资产现金回报率是多少?”“这只股票每股派发的红利是多少?”……
2 屠宰场思维
沃伦.巴菲特说过:“在这个世界上,‘股价在上涨’是购买一只股票的最愚蠢的理由。”
然而,投资界中很多人在投资时,采用“博傻“投资理论,即在他们看到某支股票成了热门,快速上涨时,也跟风而进,却不知,那些大户们就在这里等着,就像是等着牛仔将牛赶往屠宰场一样,只等到圈里的牛膘满体肥的时候,就把牛宰了。这就是屠宰思维。
富爸爸常常说:“当有人说自己在市场上赚了大钱的时候,他们确实是赚了大钱。有些贫穷的投资者被宰了。做长线的投资者赔钱,而做短线的投资者会拿钱走人。事情总是如此,它发生在所有的市场上,而不仅仅是股市。”
所以,在诡异莫测的股市,很多小散户就像是沙滩上的浪潮,一波接一波,一批亏掉了钱,又有一批涌进来挨宰。
3 挤奶棚思维
股神巴菲特曾说:持有一只股票的话,我最中意的期限是永远。熟悉巴菲特投资经历的人,就可以看出他的思维和投资方式就像是奶农。
将圈里的小牛养肥,不仅可以挤奶,而且每年都会有奶牛产下更多的小牛犊,从而增加现金流。这就是挤奶棚思维。
在投资的时候有这种思维,投资哪种类型的资产无关紧要。
关键在于,我们在投资中,要将屠宰场的思维转换成挤牛奶棚的思维。如此,我们才能在投资中避免被宰,才能产生源源不断地现金流。
股民@雪梅远离江湖分享了她的炒股经历。
2022年,她看到周围的亲友炒股赚了不少钱,也跃跃欲试。
跟着亲友们操作了几轮,也赚了一辆小汽车的钱。
她发出感慨,人的欲望真的是无穷。
2023年,她嫌自己的本钱太少了,于是,与家人一合计,用房产向银行贷了一笔款,投入股市,并且请朋友代为操作。
她们每次都是寻找热门股票,看到上涨了,就赶紧跟着进入,刚开始,也赚了一些,直到最后,资金缩小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现在,她的生活被负债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股票不敢动,只盼着市场快点恢愎,股票价格上涨回来,然后,抛了,远离股市。
4
财富的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沃伦.巴菲特曾感叹:“人们宁愿接受下周有一个中奖彩票的承诺,也不愿意接受一个慢慢致富的机会。”
要知道,财富的积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股神巴菲特的巨额财富,大多数是在他50岁之后赚到的。
所以,我们想要在波诡云谲的股票市场如鱼得水,就需要将屠宰场思维转换成挤奶棚思维,再加上十分的耐心,如此,财富才会不断地增长。
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并让自己的文字产生更高收益,可以点击蓝色链接开通会员,即可加入
“简书会员福利群”
注:本活动只限首次开通会员!长期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