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和本我,有分别和无分别

自我和本我,有分别和无分别

作者: 陶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5-25 23:16 被阅读0次

1.自我和本我

RY:读了您分享的两篇文章,原来是这样,自我跟本我并不矛盾,而是从一种高度到另一种高度的升华。

自我是个性,本我是共性,个性中有共性,共性中有个性。遵循本有的共性,比如说真诚、善意等等,就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所以有了那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尊重那些个性和差异性,允许别人和自己不同,就能让别人感到理解和被尊重。反之,如果不考虑别人的不同性,以为全天下的人都和自己的个性一样,那么就是一种无知和狭隘。所以有了那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知道什么时候该找到自我,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自我,这就是一种圆融。

陶语:没有自我(迷失自我)——找到自我(让心属于自己)——放下自我(超越自我)——无我,这是生命成长的阶梯。

RY:找到自我,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挺难的。而放下自我,更是一种格局,需要足够大的心量。

陶语:是啊,找到自我不容易,而放下自我更难。放下即是超越。

2.有分别和无分别

RY:我觉得人,某些时候还是要有分别的。假如对方极端过度,十分过分的话,回击对方是有必要的。对别人好,应该建立在有识人之明的基础上,尊重是相互的。

陶语:无分别是一种大悲心,善分别是一种大智慧。没有智慧的无分别和愚痴没有什么区别。

无分别是站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来看的,是一种大包容,大平等,是合而为一。善分别是识人之术,是智慧的妙用。

RY:如果将无分别的大悲心和善分别的智慧合一,是否是一种圆融?

陶语:是啊,智者就是这样的。

RY:无分别并不是绝对的无分别,善分别也不是绝对的有分别。世间万物有正有反,至少会存在两种可能性。

陶语:对!

RY:对于可救之人以心感心,能唤醒对方的觉悟自然是好的。对于那些无药可救的,放弃也未必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陶语:对啊,对于那些无药可救的人,让他们自食其果,也是一种慈悲,最终他们必然会醒悟。相反,如果我们出手相助,违背了因果,他们必然会更加迷失。

RY:不变中有变,遵循内心的指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经,变的是权。在不变的基础上灵活变通,正常情况下守经,特殊情况下用权,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打破经。

陶语: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智者度人就是这样的,不变的是度人的大悲心,变的是度人的方法。

RY:原来没有什么是绝对可以的,也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以的。

陶语:是啊,只要那个发心不变,什么样的方法都可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和本我,有分别和无分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gy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