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这里指的不是教科书,而是课外书。
大家都听过这句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然后,就觉得读书不重要了,可我们真的行万里路了吗?我们真的阅人无数了?我们有名师指路?
我想大部分人都没有吧
所以,读书才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认清自己的最好的方法
对于我自己来说,在大学里,我读了100多本书,有人觉得不可能,当我喜欢上读书后,每个周末,我要么花时间在图书馆里看,要么去校外的书店看,平时看的书从图书馆里借,图书馆借不到,我就自己买。
因为我家到学校有4000多公里,回家或者是来学校,坐火车都是三四天,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这几天的时间,也是我看书的最佳时间。所以每次出远门,我都会往包里装本书,有空,就拿出来看看。
刚开始读课外书是从大一下学期期末开始的,因为那个时候结束在校外参加的英语培训班,在这个人人都说英语很重要的时代,我为什么会放弃学英语?第一,在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太痛苦了,第二,我来自南方,普通话不好,第三,当时我没有目标,我不知道未来我要干什么?
思前想后,还不如用学什么英语的时间来练习普通话!
然后就放弃了,而我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课余有很多时间,不知道怎样安排,又不喜欢玩游戏,无聊的时候,就去打扰卫生,所以,宿舍的卫生几乎都是我搞的。
搞完卫生,还是很无聊啊,就拿着数学教材去图书馆,到了图书馆,是看书5分钟,睡觉两小时,大家都知道数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逻辑,因为我大一上学期生病回家了,也就是说,书上一大部分知识我没学,看不懂,又陷入无聊状态。
当我在图书馆的桌子上看到别人的课外书的时,我就想着不行就看点课外书吧!
刚进大一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北大校长王恩哥送给毕业生的十句话」其中一句就是,在大学里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 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 地“充电”、“蓄电”、“放电”。
迫于高中没有条件,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现在有很多时间可以读啊!
就这样,读书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读书也成了我治疗自卑的一种方式。
现在,每天不看课外书,整个人不舒服,就像是一个习惯了整天打游戏,突然有一天他手机坏了,不能打了,他也会不舒服的吧。
从读书中,收获了很多
比如,体会自己过不上的别人的生活,同时,也在思考他这种生活是我想要的?
比如,看到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写作方式是我喜欢的?
通过读书,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思维方式,以前,我觉得干什么都是浪费时间,现在,我觉得干什么都能从里边学到东西。
最重要的是从书里学到很多,学校不讲,老师不教的知识。这些恰恰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ps:五月,每天临摹一篇字,看10页的教师招聘的书,每天至少30分钟体育锻炼,和同学打了6场篮球,每次2h+,看了三本书,最有感触的是,李尚龙老师的《大学不迷茫》,属于工具类书籍,虽然写着大学两个字,但我看完之后,我觉得所有人都可以看。周末时间,看了《水浒传》。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3074/7e26caafd1f2debf.jpg)
不足的地方:
我觉得自己经历了很多,写了很多文字,却没写出自己满意的一篇,大多数都是写到800+就写不下去了。
睡觉时间太长,好多天都是10h+。
看书的时候,也是挑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没有做到具体时间做具体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