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字如面》观后感

《见字如面》观后感

作者: 时光勿念 | 来源:发表于2017-03-01 09:20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见字如面》。

看的不多,只看了3期。

但是很喜欢。

第一感觉是,哇,现在都有这么高逼格的节目了。

以前的观感,电视节目要么是唱歌跳舞的文艺类节目,要么是逗人笑的娱乐节目。

这个节目却有真真正正的文化气息,高逼格的那种。

但是为什么现在才有这种节目?

我内心是吧这种节目划分出娱乐这一项的。

我心里把它归到文化节目一项。

仔细想想,以前也不是没有,像百家讲坛?能算吧?

百家讲坛也很好,我偶尔也会看,但是没有见字如面这么吸引我啊。

哦,也许是,以新的方式运营的文化类节目产生的效果,或者是见字如面真的很优秀。

两者皆有吧。

具体说说我的观感吧。

首先这个节目的样式到流程我都很满意。

两个嘉宾,一个男教授,偏理性思维,我心里默默认定这位男教授是个直男,哈哈,因为我也是直男,好多东西都有共鸣也有尴尬。

我觉得他很可爱。

女教授也不错,感性思维的代表,话很多,但我倒并没有觉得烦人,她只是努力让别人从感性的角度看待每件事。

也很可爱。

主持人的话,我觉得欠点火候,具体的我也说不太出来,我不太懂,但是我觉得她没有让气氛看起来很融洽,是叫控场能力吧。

接话打断偶尔也有,总会让人觉得,不喜欢吧,不过可能是个新手吧,对这种节目的主持没什么经验。

可以原谅。

再说说信吧。

其实我不是很懂这些,只是觉得各个时期的信都有,而且都很棒。

信这个载体,可能是最真实的一种文体了吧,读者只有收信者,诉说的一定是身边的零碎小事和真实的感情。

真实的情感容易唤起观众的共鸣。

还有一点很重要,节目组请一些著名的演员来读信。

我觉得这一点真的是神来之笔。

这是演员的本职工作吧。

对一封全是文字的信件演绎出写信人的情感,这是对一个演员来说,很难得挑战吧。

见字如面中的每个演员的表演我都觉得很精彩。

我尤其喜欢王耀庆老师的表演,讲道理,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只会觉得他是个有点眼熟的演员。

但我看过他读的几封信后,真的被圈粉了。

就是在看过他之后,我才会觉得让一个演员来读信,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

每一个动作,表情,明显是精心准备过的表演。

精彩。

特别是读李小龙写给妻子的信时,我在电视前都觉得一个年轻的李小龙站在我面前,真是太棒了。

还有一点我想说一下,在读刘慈欣写个女儿的信时,我忘记了从哪看到了一些言论,是说王耀庆读信表现出的一个俏皮的父亲,不符合真正刘慈欣老师的形象,他本人是个严肃的人,不会如此。

我想问,作者本人说话了吗?

如果作者本人没说话,谁有资格猜测别人写东西时是以什么心情来写的?

如果自诩读过作者几本书就能知道作者的情感状态,了解作者每时每刻的心情,那谁还敢写东西?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王耀庆老师只是演绎了他眼中的哈姆雷特。

于观众看来,毫无违和感,一个略带俏皮的父亲对着自己女儿说话,这时的父亲已经去世,也许他想用俏皮的语气让女儿不那么悲伤,可能吧。

这种演绎,我很喜欢,如果有人不能接受,请不要影响别人的观感。

再说回见字如面本身。

这可能是个文化类节目兴起的苗头,就像现在又出现的朗读者,另一个优质的节目。

这类节目很好,希望有更多。

相关文章

  • 观《见字如面》有感

    《见字如面》观后感 2017.2.13 今日下午观赏了《见字如面》,尤在读闻一多信件时不知觉潸然泪下。节目制作方成...

  • 《见字如面》 || 见字如面

    文 / 染染夏光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用一句话来总结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或者我大抵的感受,而这本书,《见字如面》,却让...

  • 《见字如面》观后感

    虽是一个综艺节目,但对于我们的培训导师还是蛮有用的! 以下均为个人的观后感悟: 参加节目的都是一些老艺术家和荧幕熟...

  • 《见字如面》观后感

    最近看了《见字如面》。 看的不多,只看了3期。 但是很喜欢。 第一感觉是,哇,现在都有这么高逼格的节目了。 以前的...

  • 《见字如面》观后感

    作者关正文,导演过《见字如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本好书》。 太久没看过电视了,惭愧的说句这些...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穿过一道道屏障 曲径通幽的地方 看见 一群人的狂欢 一群人的孤独 见字如面 顺着潺潺的溪流 来到了童话的...

  • 见字如面

    文/阿止DORA 昨晚聊天,朋友突然说她给我写了封信,大概这两天就能到。我莫名有点感动,但嘴上还是嫌弃着——这什么...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不如不见。看画。

  • 见字如面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邮件、没有QQ和微信、没有视频电话的年代里,传统的纸质书信是人际交往主要且重要...

  • 见字如面

    我特别喜欢“见字如面”这个词,它让那些非黑即白冷冰冰的文字有了温度和情感。 读书这件事一直被赋予过于积极或者过于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字如面》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hq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