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捡回了跑步的状态。跑步真的是一件让人变得心情好、变得健康的一项运动。我一般是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左右开始跑步,从家出发,一公里左右达到湿地公园,环湖一圈,总共五公里左右,运动量不多不少刚刚好。跑完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拉伸小腿大腿,踢腿、勾拳,第二天肌肉也没有特别酸痛的感觉。在配合上合理健康的饮食,早睡早起,精简护肤,整个人的身体状态是很棒的。
但是我最近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我闭着眼睛回想思考,有好多事情在脑海里徘徊,又杂又乱,像被猫咪抓挠过的线团,理不清,很累。比如学生的毕业论文与答辩,真是让人心力憔悴。一个个写的论文都歪瓜裂枣,越看心里越冒火,怎么指导?好,静下心来,清心静气,不能和学生怄气,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发矛盾。第一轮答辩结束了,没通过的同学需要进入第二轮。我总共带了九位同学,一个同学没注意消息错过答辩,四个没通过,四个通过。我,哎。没通过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是第一届毕业的学生,学校要求提高标准。第一轮未通过率超过了一半。所以这个月还是得继续忙,经历过一遍就好了。虽然这项工作兵荒马乱,什么事情都堆在一起,组织领导者也是新手,但是和大家一起共进退,没出现过什么奇奇怪怪的矛盾,一切都好说,时间会帮助人成长。当然,不能完全依靠时间,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下周找时间和学生开个会,把答辩时的问题解决下。
再比如上课的事情。这学期上课的学生和上学期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随性,上课纪律差一些。尤其是学到一半申请半工半读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开始只有一两例,但是一旦缺口被打开,并不加以监管的话,很容易形成大风暴。班上的学风动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就像是靠上之后退学,然后在花钱买学业证书。对于这种行为,我不能像对待在课堂上同学们那种态度般春风和煦,我觉得我还是应该严格起来。这门课的五次作业需要按质按量达到标准,态度端正。考试成绩未通过就是未通过,不能太温柔。要让其他同学都知道一件事,半工半读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是在外辛苦工作,然后可能陷入不断补考、不断重修的死循环,把挣的工资给学校,最后还很有可能拿不到证书。这一个并不明智的决定。来到大学本身的意义,除了最基本的拿到学历学位证书,还能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所以我一直和我的侄子侄女们说,大学里不要光待在宿舍里,要多去图书馆,你会看到那些优秀的人一刻不停地在提升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未来拼搏;要多去体育馆,你会结识到一群热爱体育、健康阳光的伙伴,你们还会一起去聚餐、去旅游、去疯去闹、去享受肆意的青春;要多去社团,你会得到不一样的锻炼,获得各种实践机会,获得这种奖项,获得各种荣誉。这些那些都是大学所赋予给大家的,你们每年交的学费,一部分是课堂上给老师的薪资,当然老师都是园丁,一节课你们大概也就给我一两块钱左右,其实更多的部分是放在了大学这个平台上,是为大家所创造出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只有那些会独立思考、会自主学习、会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同学,才是真正在高效地用学费在投资自己。投资自己是世界上最划算的买卖了。四年时光很快就会结束,到时候你们就可以看到有些同学回本了,赚得盆满钵满,而有些人一点没赚还倒赔了。
大学的时候,我焦虑能否考上研究生;考上研之后,我焦虑能否顺利毕业,能否找到工作;毕业了、找到工作了,我有开始焦虑其他的事情。焦虑是人生的常态,我们需要在焦虑中调整自己的状态,将焦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当然也要时刻记住一点,控制自己的欲望,不然追逐的过程会让人疲惫。还是那句话,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