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个,不能面对面见到母亲音容笑貌的母亲节。
二十六年之前,还可以在母亲身边撒娇。忽然之间失去了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在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屯儿都接受不了。
早晨起来打开手机一看,友圈里关于母亲节的话题很多,图文并茂。
我不想对在友圈里,那些借题发挥,大发感慨的人,其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态度。
所以,既不点赞,也不评论。
自顾自地玩起了手机。
手机这东西,可挺神奇。差不多就被我们玩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有些数据和指标只要一人均,咱们不一定能行。
具体都是哪些数据和指标,那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请各位移步各大app,翻翻看看便会直观看到。
但是,凡事都不可能绝对。
比如,论起来捏咕手机的人均时间,咱们一定会打败天下无敌手。
昨天,可能是捏咕手机的时候过于久了,一时间,起了逆反。
便把手机扔在一边,随手又把阿城写的那篇《专业》拿出来,一口气竟然看了好几遍。
读阿城的东西,从心里发出的笑,真的是怎么憋,都憋不住的。
估计我在客厅里面发出的笑声,睡在里屋的那个对我的笑,已经好奇不起来了的那个人,还是会好奇的。
但是,没有过来用眼神伤害我,算是给我面子了。
没过瘾,今儿早上起床,又瞄了一遍。仍然边看边笑。拿出一段,笑不笑由你。
“雁北何以处半毛不毛之地而不废,原因却是向下,地下,地下有煤。国家自然在挖,但各村只要寻到脉,自己掏个窟窿下去,采些私煤,亦可度日。只是条件差,都是叼着羊油灯,拽个筐,爬着采煤。为省衣服,又都是光身。讲究的,把某巴拴好,免得伤了根。”
——摘自阿城《专业》
先不说阿城文中,全部都是生生杀向你眼睛里的那种惜字如金、辨识度极强的小短句,单就那几个字便成一句的画龙点晴之笔,就够你哈哈一阵子了。
至于光着身子从煤窟窿爬出来,全身上下,只有某眼儿那嘎达是白的那位北大毕业生,在回答张王李赵林的疑问,为什么北大毕业后,分配到这里挖煤的时候,一句“我?我符合专业,我读的是地球物理。”足以震撼到了脚下的几寸土地。
我们可能无法理解,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幸福感,与现在挂在嘴边能够被量化得很精准的“幸福指数”有毛关系,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心无挂碍,人活得就一定很幸福,很开心。
这种真正的幸福,是没有任何糟糕的量化指标,能够衡量得了的。现实的尺子,是永远也丈量不了心里的那个世界。
自娱自乐,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沉浸式娱乐的一种体验。
有旁人的互动更好,当然,没有人喝彩,没有人旁观,也影响不了自己的幸福指数。
当然,这也包括在各个写作平台,每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自话自说。
得知道,没有别人的喝彩,甚至是缺乏周遭旁观的人参与的互动,是当今任何一个写作平台的常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