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亲爱的你。
因为临近考试,疯玩了一个学期的阿让终于回到出租屋开始看书。
我的书都被他借去划重点,没事可做,正好想着给自己的码字活动做个年终总结吧,就打开了电脑。
出乎意料,竟然找出了大一时写的“日记”。
从2016年的9月24日到2017年的2月18日,中间有好几天没有记录,一共是写了122篇。
特别可惜没有坚持下来。
但是一想,如果我坚持下来的话,现在再从头开始看,一定全是些抱怨的负能量吧。
这是不是就可以说,
不是所有的事都必须要强撑着坚持下来。
实在难过得心情压抑临近崩塌,还要勉强自己做一些需要很多意志力和执行力的工作任务或者是活动打卡,太辛苦,也太残忍了。
就我的大学经验来说,学会放松、学会忘记、学会不那么努力地稍稍偷懒,跟自己在某一种事情上疯狂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地坳劲同等重要。
2016年的10月11日,我在巨大的吵闹声中看完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那天是周二。
在我的记录里,上面写着:“正式上课的第二十三天。”
或许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对周围的环境彻底厌恶,依然对刚开始的大学生活感到期待和兴奋。
当片尾曲放出来的时候,我泡了一杯蜂蜜水,然后去了大洗漱间,尽量小声地洗漱完毕后又回到了电脑前。搜到了英文版的《陪你度过漫长岁月》,也就是《独自入梦》,戴着耳机,一直循环播放着。
那一瓶蜂蜜,是国庆的时候妈妈买的蜂巢慢慢流淌下来的。第一次吃蜂巢,入口甜腻得很幸福,后来在嘴巴里嚼着就像是在吃劣质口香糖似的。
经历过高三,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都会有便秘的情况。
嗯...就是这么直接,便秘。
我从初中上学就便秘,一直到现在没有好过,很多时候都是三五天,甚至是一星期期,身体里的粑粑都没有追求自由和自然的渴望。没有刻意治过,偶尔会喝蜂蜜水。
(阿让:蜂蜜水并不能治疗便秘。)
但是我也有一个“百毒不侵”的钢铁胃。
大二的时候,我跟阿让有天晚上买了很多很辣的鸭货,还买了两大桶冰可乐。
于是我们嗨聊、嗨吃、嗨喝。
于是当天晚上,阿让便跑厕所了。
然而我的粑粑,依然宅在“家”里,丝毫没有出门的迹象。
我妈妈说,一天不拉粑粑,身体里沉积的毒素就相当于抽了一包烟。
有时候我会想起这句话,吃饭的时候就心惊胆战的,担心自己的宿便会不会已经把自己的肠子会堵住了,然后堵住部分的颜色会便青,然后便腐烂...
(阿让:宿便这个玩意儿其实是商家编来骗你们的。)
今天的画风好像有些清奇。
我看电影或书的时候,遇到喜欢的话,会暂停,然后抄写下来。
我发现打动我的话基本上都有一个惊人的特点,那就是表达一种比较自由的思想。
比如说,坚持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的眼光不是自己生活的标准,打动自己,享受慢时光,努力会有收获等等。
诸如此类的话,很容易打动我。这样做的人,也很容易打动我。
不管是在书上认识的安东尼,还是在电影上认识的安东尼,都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抱有一种持续热爱和感恩。
我也想像他一样,亲手去创造一些美好的东西。
电影快要结束时,我在想,如果我能更早一点看到这部电影,如果我能在微博上宣传它时就去关注它,那我的大学生活可能就不会像几个星期前那样迷茫无助。
可我知道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玩游戏看动漫这种的喜欢应该不算在这一行列。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我特别想开一家独具特色的咖啡厅,还是那种安静的生活,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靠近落地窗的单人沙发,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
为什么是下午?
我不知道。
早晨也好,晌午也好,黄昏也好,深夜也罢,我喜欢在任何时间安安静静的。
即使这样,也不觉孤单。就像是电影里面,到处寻找美食品尝的安东尼,一个人,仍然很高兴,从没觉得孤单,因为没有多余的感情去思考一个人有什么坏处。
突然很想去旅游。
去日本看樱花,去那不勒斯看海,去挪威看雪和极光。
我很喜欢像安东尼这样的人,不喧不闹,做事情时很认真,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
我记得有一部电影里说,一个人最漂亮的时候,是被阳光照耀的时候。
而我觉得,也有很多人这样觉得,一个人最美的时候,是他专心于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且不受外界干扰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脸上会有浅浅的笑容或是淡淡的忧愁,不论是白昼还是夜晚,他都是最美的。
一个人在认真的时候,本就是光。
其他人都很忙。
忙着去蹭微积分,忙着学生会的面试,忙着各种院校里的比赛,忙着他们之后的转系考试等等。
大家都在不停地向前,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安于现状,什么也不做,笔也懒得拿,做好的计划里明明有很多空余时间随意支配,可我还是没有执行它。
我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把充实有意义的一天过得很忧郁且疏松平常的人。
既然这样,那我想我就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安静的人。
晚上六七点的时候,我去买了三本早就想要了好久好久的书,本来还有两本是想买的,可我只带了一百块钱,估计不够,暂时放下了。它们都包着塑料外皮,但积了很多灰尘,其中仓央嘉措传的塑料膜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
回宿舍的时候忍不住地嘴角上扬。
明天,就明天我要将剩下的感兴趣的书都抱回去,或分批抱回去。
那里,是校园里一个收发快递的驿站,也有很多教科书供想要转系的同学挑选,很多四级六级辅导书,还有各种复印的试题,小说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书排列在各种辅导书的旁边。
基本上都是些快要过气的书,准确说是过了它们最火的那段时期。
从今以后,我看电影、看动漫、看书、听音乐、弹吉他、写小说、打游戏以及做讲师布置的作业,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过问。
宿舍在背阴面,冷、暗,我需要阳光。我想去阳光充足的地方读书,可我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令我满意的地方。
或许阅览室可以。
以上就是我在2016年10月11日写下的文字。
尚且乐观。
尚且抱有希望。
尚且期待未来的美好。
其实那时候的我,还是将自己剖析得挺完整的。
忧郁安静。稀疏平常。不争不抢。
像是我说“从今以后,我看电影、看动漫、看书、听音乐、弹吉他、写小说、打游戏以及做讲师布置的作业,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过问”,一个人能做的事绝不要两个人去做,两个人需要做的事也能尽力一个人做好。
封闭自己,到现在,还挺严重的。
不过也没有什么太坏的影响,去掉了生活中的兴奋,点点滴滴的微笑也可以让自己开心。
我还挺羡慕阿让的。
说不定有一天,我也可以适应他这种大起大落、精彩多姿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