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漓江竹林边。 沈雪晶有点沮丧,因为她此刻所在的这片山头的主人告诉她,她从几千公里外的上海市区乘车数个小时,专门来品尝的那一批次竹汁已经没有了。沈雪晶是来自上海的一名咖啡师,去年12月她在上海偶然得知了广西有一种神奇的饮品——“天水”竹汁,于是她专门研究了关于竹汁的一些知识。
竹汁是生命之水、活体水,经过竹体本身的过滤、净化和活化,非常纯净,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生物酶。据《本草纲目》记载:竹沥,味甘,微寒;无毒,具有镇静、解热、生津、镇咳、利尿、醒酒等功效。中外科学家研究表明:竹汁含有人体所需的15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活化细胞,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有效提高免疫力。
《本草纲目》之《金门记》里有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竹汁饮品在目前市场中做的好的就是广西的金门记。
广西金门记采用桂林天然竹林为原料地,此处雨水丰盛,空气湿度大,土壤肥沃,竹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广西金门记集团通过独特的工艺将活竹汁提取出来制出纯天然零添加的绿色产品——好竹益竹汁饮料。
金门记竹汁富含16种氨基酸、6种维生素、8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理疗作用,可用于排毒解酒、止咳化痰、口舌生疮、咳逆喘促、清心除烦、妊娠呕吐、肠胃溃疡、胸肋胀痛、胸脘痞满、醒脾开胃、小儿风热惊痛等症状,尤其具有抗癌防癌功效。
而沈雪晶不仅对竹汁的药效感兴趣,她最想尝试的就是神水节的晚上亲自在竹林里采集到“神水”,然后饮下,但是“神水”难获,竹汁往往要在半夜里在竹林里辗转数个钟才能等到它“流水”的时候,刚采集到的竹汁都会被立即储藏起来,不添加任何化学元素,保留竹汁原本的甘甜味道。不过这次,她来晚了。没有其他办法,沈雪晶只能遗憾而归。
关于神水节
古时候有个传闻,传说中神仙娄离正是喝了竹汁水而得到成仙。娄离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一日在山间采药的时候迷了路,到半夜时分饥肠辘辘,周围也没有水源,又渴又饿,于是找了一处竹林休息。娄离正睡得半梦半醒之间,突然一滴水滴在他脸上,他一下子就被惊醒。可观四周,根本没有雨落的迹象。他心生好奇,于是寻找水滴的来源。
寻觅半天,娄离惊讶的发现水竟然是从竹子里流出来的,他伸手接了一滴水放入口中品尝,味道十分甘爽,他饥肠辘辘之下,便拿叶子接了许多竹汁水一口饮下,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娄离感到身体变得十分轻盈,飘飘然竟然腾空而起,直接飞到九重天之上。于是娄离便从此位列仙班。
这个故事也许只是世人的杜撰,喝了竹汁水并不能真的成仙,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竹汁水的功效确实很大。
对于竹汁,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也很有研究,他在《本草纲目》之《水部》中把水分为43种——13种天水和30种地水。目前几乎世界上所有原水研究者或水产业,都把精力和财力投放在“地水”上——特别是“矿泉水”——而忽视了天水。
据《本草纲目》中写的13种天水里,竹汁被列为“天水”,而且唯一冠以美誉——“神水”,也就是五月初五节的竹中水。在此书中,李时珍对竹沥也有叙述,称竹沥(烧烤沥取的竹汁液):味甘,微寒;无毒,具有镇静、解热、生津、镇咳、止血等功效。
《金门记》里有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在多年前广西有人发现了这种惊人的“神水”,竹子里竟能贮藏大量水的秘密被广泛知晓,于是“神水”之名便被世人知晓。竹汁神水,天下独秀,回归自然,令人神往。因此,我们把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命名为“神水”文化节,以弘扬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造福人类健康的高尚美德。
神水节由当地政府和神水节组委会主办,邀请社会各届及喜爱竹子、崇尚竹子精神的文人墨客、摄影爱好者和竹制品生产商参加。白天举办竹子文化艺术活动以及竹制品展销会,晚上举办特别的互动式晚会,既有精彩的专业表演,又有观众参与体验的节目。神水节最精彩和激动人心的部分是夜间在竹林现场,人们可以亲自动手“钻竹取汁”,并品尝到刚刚从竹子中流出的原汁原味的竹汁“神水”。
在神水节这天,我们会泛舟于漓江之上,看两岸青山。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在漓江边上举办艺术活动以及竹制品展销会,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把玩竹趣,岂不乐哉?
为了让大家对神水节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兴趣,更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口福,还会有一场竹汁火锅的饕餮盛宴。
竹汁火锅是把竹汁倒入汤底,加入竹笋、竹荪菜、竹菌、竹泡菜等“竹”菜和各种肉类荤菜汇成的“竹汁火锅”。再配上金门记竹汁,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绝对会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
神水节意旨通过竹汁火锅,来带领大家认识竹。以竹思源、以竹待客、以竹会友、以竹入诗、以竹歌令、以竹说经,还有以竹兴农和以竹取汁。竹就这般自然地融入我们生活中,不著世态,有着妙不可言的滋味和风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