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写作很难呢?其根本原因在于被自己的思维限制了。
囿于自己思维的枷锁里,再加上“完美包袱”的作祟,迈出那一步,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写作很简单呢?简单到有支笔就可以,简单到有部手机就可以。
但如果你不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间接性踌躇满志”,这样的情况下,我更建议你用手机来实现“他律”写作。
为什么?因为在手机上写作发布,你面对的是大众,面对的是很多不知名但却因为相同爱好聚到一起的文友,你的“玻璃心”会被慢慢褪去。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收到很多来自读者的反馈,但是你放心,大部分的作者/读者都是很友善的,并且乐于提出自己见解的。
而交流就是互相了解认识的基础,在写作路上有同行者的反馈和鼓励,于自己也是莫大的驱动力,这样,你才会更积极主动,才会更有创作热情。
比如,同样写了一篇文章,你写在日记本里那叫孤芳自赏,但是若你发表出来,有读者看到,为你点赞并评论。作为新手写作者,你会接收到什么信号呢?
“居然有读者关注我?还给我点赞了?甚至还评论了?”
换做是我,就会毫不犹豫地点开看一看,是我哪篇文章吸引了读者?读者是从哪个角度解读的?这篇文章还给读者提供了哪些可解读的价值?
既然读者给了自己反馈,那是不是也要礼尚往来一下,去看看读者的文章呢?
然后,挑一篇你认为写的不错的点赞评论一下,以示谢意,也算做文友之间的相互鼓励。
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得“互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动作。
文章里的每条评论,最好都回复,每个赞赏都要去单独表达感谢,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理有节且知感恩的人。
时间久了,你也会结交到很多朋友,如果哪天你没有更新文章,这些“朋友”还会来关心你,比如“催更”。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不是会动力更足?内心更重视写作呢?
因为读者在持续给你反馈,而你也想自己能够匹配读者的期待,那在写作这件事儿强,必然需要“日拱一卒”,持续创作。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简书”,简书是一个关于写作的软件,它的slogan就是“创作你的创作”。
这个上面聚集了大量“写作圈”的人,还有很多都是出版过书籍的作家,当然,也从这里走出了好多作家。
我最喜欢用的就是简书的编辑器,这篇文章的初稿就是在简书完成的,因为它的编辑页面简单,一抬眼就可以看到自己写了多少字,而且草稿可以自动保存。虽然偶有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但我的确用简书的频率最高。
而且相比公众号,同样的文章我发在简书里各项数据都要更好,也不排除,我在简书写了一年多又同步更新公众号的原因。
最近开始,我把自己的文章好好整理,发在了简书,每天看到读者的评论关注,心里很开心,同时也很高兴有的人一直都在,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暂停脚步。
最后,也想和屏幕面前的你说一句:
公开写作吧,用“他律”养成“自律”,用自律开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因为,只要有一件事情能做成,那其他的事情,你也能做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