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常给小朋友分享一句话
好情绪感染人,坏情绪传染人。
细拆一下:
外界刺激→想法→感觉(情绪)→行为→结果(幸福或不幸、开心或郁闷、积极或消极)
上面这个推论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假设一个人失恋(外界刺激)了,他认为这是不好的事情,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从此将生活在黑暗之中,再也没有希望了(想法)。
他感觉到沮丧(情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趴在床上哭,不和任何人讲话(行为)。
久而久之,他变得内向、孤僻,不敢和异性接触(不幸)。
这也即情绪ABC理论
5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
所谓A是指在我们情绪发生过程当中所出现的诱发性的事件
所谓C是指我们当下所呈现出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而B则是由A引起的信念作用或者说对A的一种认知和评价
这样一种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真理,就是情绪并不是由某一个诱发事件本身所直接引起的
诱发性的事件A它只是引起我们的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的一个间接原因
情绪本身则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个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以及依据我们自己的信念对这一事件所做的解释,才是引起我们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为直接的原因。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你自信时的行为会与自卑时的行为不同,
在心情平静时的行为会和冲动时的行为不同,在沮丧时的行为会和兴奋时的行为不同…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