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心理
小说《高考状元》

小说《高考状元》

作者: 陌小诺 | 来源:发表于2023-06-27 15:2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同事A的孩子是市高考状元,如果算上加分就是当年的省高考状元了。

同事孩子中学霸很多,考上上海交大、中科大等各种985,211学校学校的很多,每次我向他们讨教经验时,他们往往一句话就搪塞过去了:“没怎么管孩子,都是孩子自己学的。”

每次听到这个我就会在心里想:“还说没怎么管呢?那还挤破头买学区房做什么?”

市里一中是大家心目中最好的学校,每年都有十几个考上清北的,因为先生说学习全靠孩子自己,没必要花几百万去市里卷,所以我们也一直没有在市里买房,这也是我焦虑的一个点,万一孩子因为父母当年没努力拼资源而没有考上清北名校,将来会不会怪我呢?

我想起我当年小学毕业时考了全镇第一,那时父母说让我去县里上重点中学,入校费是五千,那时候的五千还是很大的一笔钱,我当时不想让父母太辛苦,加上十分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没有考虑去不去重点初中会对未来有什么影响,直接一口回绝了,接着上了镇上普通初中。

后来发现我当时真是走了一步险棋,中考的时候,这所普通初中一个年级六百多人,只有四个学生考上省重点高中,连考上普通高中的都没有几个,还好我比较争气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只比第一名少一分,要不就没学上了。

儿子没能上成市里的最好的初中一直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希望他中考时能考去市里一中和二中,而且听说市里二中中考后不受学区的限制,但是我们所在区为了保护生源,不让区里孩子去市里上高中,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打算让他去上市里的外国语学校,这个学校虽然学费贵点,但是不受学区房限制的,未来中考时就有考市一中的资格。但是儿子坚决不去,说是不想去住校,我们也舍不得他小小年纪就跑去住校了,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曲线救国”的方案。

前年,我还偷偷地向以前同事打听了她孩子在市里上的私立高中,她孩子中考的时候学习很好,她没有回答,后来我从侧面打听到,她孩子上高中后,虽然在这所有口皆碑的私立高中,学习成绩却变差了,高考已经打算走艺术学校的道路了。于是我打消了去上市里私立高中的念头。

希望都落空后,我每年都很关注所在区最好高中的高考录取情况,去年这所考了一个全省前十名,第二名是我同事孩子考上了上海交大,上次去儿子常去的理发店,店长的女儿是这所高中的一百名左右,考上了天津大学。

今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市里的一中也走下了神坛,考上全省前一百名的就一个人,我突然感觉其实选择在所在区上高中也不错了,毕竟这个高中也曾经出过省前五名,还曾经出过市状元,每年都有几个学生上清北分数线。

我想起父亲从小对我说的话:“外因起辅助性作用,内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学习最主要的是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

理发店长说:”咱家长没有必要过于焦虑,我们小区那个高考状元,整天都不出门只知道埋头学习,大学毕业去了一家研究所工作,我看去了清北大学也没有起多大水花啊,孩子能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未来有什么成就都是孩子自己的造化,家长再焦虑也没用。“

“那个高考状元是不是姓孙?”我问店长。

“对啊,对啊.......”他很快点头了,“你怎么知道的?”

“那是我同事的孩子啊,当年高考考了710多分,轰动了整个区呢。”我回答说。

“辈辈开荒,不如十年寒窗。十年寒窗,不如三代从商。三代从商,不如祖上扛枪。祖上扛枪也没有乌纱帽香,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店长说,“现在的拼资源可不是拼学区房,而是拼的父母,拼的孩子本身啊,咱普通人的孩子只能一代进步一点慢慢积累着了。”

我突然想起清北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的话:“不要觉得你们考上清北就很牛了,如果不继续努力,可能考上清北那一刻就是你此生最高光的时刻了。”

是啊,有多少考上清北的孩子最后过上了平平无奇的人生,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什么?人生就是一趟旅行,各人都有各自的眼光和心情去欣赏,终点都是一样的,体验各不相同而已。

听闻高考状元的现状,再结合四川大学新闻系女研究生等最近曝出的一些高校丑闻……我突然发现原来孩子读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都不是最重要的,都不如孩子有个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好的情商和性格,树立正确的三观,拥有让孩子未来能够过上健康幸福快乐的人生能力,这些才是家长培养和关注孩子的重点啊。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文字思考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高考状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rn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