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鲍叔牙篇3:完结!为国举贤,大公无私

鲍叔牙篇3:完结!为国举贤,大公无私

作者: 热茶聊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09:52 被阅读0次

上回说到,齐国两位公子争君位,最终以公子小白胜出,而公子纠被鲁君杀害,管仲也被抓回齐国。

大家好,我是热茶。

当时,齐国的军队围困鲁国后,鲍叔牙献计,他对齐桓公说:“可派使者去见鲁庄公,告诉他,公子纠是反臣,请杀了公子纠,交出管仲,齐国便退军。”

齐桓公不解,问道:“杀公子纠是当然的,但为何还要他们交出管仲?让鲁庄公把管仲一块杀了,不就完了吗?”

鲍叔牙坚定地说:“不可,管仲,必须交给我们。”

齐桓公还是按鲍叔牙说的去办了。

当齐桓公派出使者去见鲁庄公时,鲍叔牙叫住使者,然后说:“你让鲁庄公交出管仲时,一定要说明,我们齐桓公恨管仲恨入骨髓,必须要亲手杀了他。所以,鲁庄公可不许杀管仲。”

使者听完后就出发了,齐桓公对鲍叔牙的行为越发不解。

鲍叔牙让使者这样说,是非常高明的,因为他早就料到,鲁庄公要杀管仲。

事情是这样的,当使者见到鲁庄公后,要求鲁庄公杀公子纠,鲁庄公没有选择,只能答应。但管仲是个人才,鲁庄公是不太愿意交给齐国的,他怕齐桓公重用管仲。因此,他想把管仲也杀了,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

可惜,鲍叔牙早就料到鲁庄公的心思,所以他让使者传话,说齐桓公要亲手杀管仲,不许别人杀了他。鲁庄公心里想:那就让管仲再多活几天吧。

鲁庄公就这点智商,活该被揍。

正如大家所知,管仲被抓回齐国后,齐桓公确实要杀管仲,但鲍叔牙不同意,并且多次劝谏齐桓公任管仲为齐国相国。齐桓公不愿意,他本来是想让鲍叔牙为相国的。但鲍叔牙认为只有管仲才能强盛齐国,仍然劝谏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最后,齐桓公答应了。

到这里,鲍叔牙的故事就算是说完了,往后的故事便是管仲的时代,我们在前面已经分享过。

鲍叔牙帮齐桓公争夺君位,他有拥立之功,即使任齐国相国之位也实至名归。可鲍叔牙为了齐国的强盛,自己主动把相位让给管仲,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鲍叔牙的眼光与胸怀,值得后人敬仰。

往后的故事更精彩,下一期分享的历史人物是,“神奇的秦国宰相~百里奚”,感谢您的观看。

相关文章

  • 重见六韬:举贤第七

    文王问太公望,曰:“举贤而国危亡者,何也?” 太公(0301)望曰:“凡治国,主务举贤。故昔者汤之治(2478)国...

  • 养生智慧《六》

    治身养神 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有句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能安邦定国,...

  • 善读「论语」13.2:政以德率先垂范,赦小过惟贤是举

    「子路篇第十三」2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

  • 第83篇 鲍叔牙

    【读史日历】(第83篇 鲍叔牙)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襄公十二年(...

  • 看古人如何通过身体语言与相貌识人

    古语有云:“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并非易事,举贤必要识贤,识贤方可举贤。”治国要识贤,治商也同样,正所谓:“治商...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子路篇(第二)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而所知。尔所...

  • 2019-03-18

    子路篇第十三。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

  • 《列子》转载 力命3

    原文3 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1),同处于齐,管夷吾事公子纠(2),鲍叔牙事公子小白(3)。齐公族多宠,嫡庶...

  • 《换个角度想问题:管鲍相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

  • 管仲的成就离不开齐桓公的支持鲍叔牙的举贤

    春秋时期,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六天时要赶回齐国,谁先到谁就继承王位。 公子纠的老师是管仲,公子小白的老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鲍叔牙篇3:完结!为国举贤,大公无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vg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