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一个充满各种媒体、移动设备和机械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据统计,2010年有超过70%的学生在自己的卧室里拥有一台电视。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很多学生,甚至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电脑和手机。每年,学生使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比率都在不断增加。2010年,12~17岁的青少年中有75%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手机。
孩子需要手机吗?一、社交网络对青少年课堂行为的影响
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即使是小学生也能熟练的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这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暴露在网络这个信息的大环境中。尤其是初高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同一性尚未确定形成。如果在现实的环境中无法得到自我肯定,很容易沉迷于社交网络。
“微信可能给人带来压力。”这种压力意味着同伴甚至家长“总是在线”。一旦他们发来微信,这名学生就必须马上回复,哪怕他是在上课,他都得偷偷在桌子底下或把手放在书包里发微信。现在,学生和成人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技上,而非彼此身上。事实上这种借助手机、电脑、iPad以及其他电子设备所建立起的即时的、肤浅的联系,是无法帮助学生与他人形成更深的亲密关系的。但现实情况却是这种联系整天占据着我们的思想,使我们不停地分心。微信上出现一则新消息就不能专心听讲。
二、时时沟通不利于青少年心理上同一性的建立
过于发达的通信工具导致了,无时不在的连通性。如今的青少年想建立起独立的同一性和自主性的获得变得极为复杂。,因为他们总是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在9岁到13岁,这段时间内,父母通常会给孩子一部手机,有些甚至会更早。当然前提是,孩子需要经常接听父母的电话。这些很开心收到新手机的孩子称为“被拴住的孩子”,有了手机,父母就会很放心孩子去商场或海滩消耗时间。而在没有手机这条安全的拴绳前,孩子是不可以允许做这些事情的。但是这样的代价是,这些孩子从未有完全单独的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可以被自由地支配,因为父母和朋友离他们的距离只有一部手机之遥。而有机会独立地解决问题、体验自主和应对特定状况,是个体获得同一性、做出成熟判断的前提条件。
三、网络上的多重身份,引起混乱
对于青少年来说,虚拟世界和真实生活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他们很容易在两种生活之间切换。青少年在QQ、微信上建立一个全新的档案。这个虚拟的身份是他们呈现给世界的身份。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学生会注重自己的言论会如何被线上的观众评价。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网上看起来要呈现成什么样子,而这往往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回到现实中不免有个人形象的缺陷,学业成绩的压力等等,导致学生会沉浸于虚拟的网络。
四、电子游戏间接导致攻击性行为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英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的130份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涉及被试的人数超过13万。结果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个体攻击性的观念情绪和行为的增多,同时也会导致共情能力的下降,而且这种影响不限于特定的文化或性别。电子游戏这种形式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游戏的内容。我们会从自己所玩的游戏中学习,而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暴力的电子游戏,亲社会电子游戏的数量很少。因此,摆在教师、家长和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降低儿童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