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人性的假设中,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很多人展现出来的并不是善,而是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孟子的观点错了呢?为什么本善的人性会展示出恶的一面呢?如果展示出恶的一面,我们又该怎样改善呢?
其实,我们的疑问也同样是公都子的疑问。为什么本上的人性有的人表现出来是善,有的人表现出来是恶呢?而孟子则认为,后来的人表现出恶根本性没有关系,人的本性都是同样为善的,而表现出恶的人,只是在时间中善心被蒙上了一层灰,就做出恶的事。
所以这也对应了孟子的那句"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故有之也,弗思耳矣"仁义并不是外在加于我们的,是我们本性中有的。所以才能通过擦拭和教育,来达到更高的层次。
总结来说,就是人性本善是应然,但展现出善不是必然。也就是人性都应该是善的,但是能把人性的善展现出来并不是一定的。
那么,知道了人性本善的含义,我们该怎样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人性呢?该怎样不陷入恶呢?
或许有的人认为,能否擦亮自己的心和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我们是不断与环境互动的。可是,如果这样想,或许只是一种借口和推脱。我们以舜为例,虽然他从小处在不好的环境中,他的父亲的人性没有觉醒。但是,他的却一直向善,可以称得上是圣贤。所以,最重要的并不是环境的好坏,而是个人的觉醒和努力。
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可能刚开始就没有做的勇气。但是,其实这件事和"吾欲仁斯仁至矣"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我们决定开始擦亮自己的心,认真感受,那么就会不麻木。
而做这些事情的方法就是"扩而充之",也就是不停的擦拭,可以通过学习来完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是内修和外推。在内修的过程中,分为横向和纵向,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从横向到纵向的一个过程。横向是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学科,增加自己的广度,从而来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来寻找自己的爱好,寻找不同学科于我们能有什么启发,但此时,或许启发的还不够深。随着横向的逐渐变广,更重要的是纵向的维度。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一个学科不停深入,运用它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学习于我们自修的意义。而当我们真正开始擦亮心,也就开始散发出光芒,影响到周围的人。也做到了外推。
而如果不擦亮自己的心,就会导致我们的生命中缺失价值的维度,只能生活在理性和理性层之下,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状态,都无法真正寻找到我们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擦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