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喻经第24天

百喻经第24天

作者: 宁静__致远_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20:29 被阅读0次

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祖辈父辈吃饭快,到了孩子这一辈也吃饭很快,这个事情很正常,我们的行为很多是因袭了家庭中的习惯。小时候吃过的饭,长大了还是难得的美味,小时候做惯的事长大了也理所应当。这从文化讲是乡音乡愁,从心理学讲是集体潜意识。

这些习惯中有好的有坏的,好的坚持,但对他人对自己的攻击则需要去觉醒。并不是上一辈上两辈这样做,我们便也应该这样做,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只是要摆脱这集体潜意识的惯性力量,确实很难,最近看了一个电影,是关于黑人种族隔离的,看了一本书是关于女孩被性侵的,结局都不如人意,影响的巨大因素就是全社会不觉知的潜意识。


尝婆罗果喻

帮人买果子,每一个都尝一口,觉得好吃才带回去,可这被咬过的果子,谁又能下得去口呢?最后全都扔了

喻中说的是佛教很多的道理,直接践

行就好了,但偏偏有人持怀疑态度,总要去实践以后才信任,但生命苦短等真相信了,一生也就结束了。怀疑是一个好的求学态度,但也要区分情况,对于一个未经验证的新的论点,是要多多怀疑,亲自实践的,但对于已经公认的经典,努力的体悟,学而时习之才是正道。


为二妇丧两目喻

没理解寓意。

相关文章

  • 百喻经

    《百喻经》曾经是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一部佛经。他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佛藏中...

  • 《百喻经》

    从前有个愚笨的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招待他吃饭,他嫌菜肴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就为他加了些盐。加盐后菜肴变得味美,...

  • 《百喻经》

    《奴守门喻》 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知道变通。做事情时候,更是要能洞悉原委真相,把握根本症结所在,入场才能对...

  • 《百喻经》

    《二子分财喻》 我们知道这位大臣的两个儿子的确笨得可以,他们竟然为了把财产分得平均,听从愚蠢老人的意见,把所有的瓮...

  • 《百喻经》

    譬如有蛇,尾与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走。放尾在前,即堕火...

  • 《百喻经》水火喻

    (二五)水火喻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

  • 《百喻经》第17天

    譬如野干,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遥见风吹大树,枝...

  • 《百喻经》第4天

    叹父德行喻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

  • 《百喻经》第14天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墻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田稻谷釴水...

  • 《百喻经》第16天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喻经第24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yl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