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随笔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不怎么需要自己去字里行间挖掘什么,作者就安安静静的坐在你面前,一字一句把自己的心声说了出来,就像是一次用书本、文字做媒介的轻松交流。
我是无意中看到的这本书的,在新年将至、杂事颇多的这时候,这种能在随意时间,随意翻开任意一页,就能无障碍的读下去的书,就成了我的心头好。
《遥远的叹息》汇集了赵丽宏从 1985 年至 2004 年写的 36 篇随笔。随笔内容既涉及对中外散文家,如普里希文、阿索林、鲁迅等的印象,又有对文学名著,如《瓦尔登湖》《追忆似水年华》等的思考与赏析。
散文家们
对于她描写笔下的散文家们,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她把散文家们通过作品,用不同语言赠给她的自画像,放在了我们的眼前。
普里希文是一个大自然来的引路人,浑身带着田野和森林带来的气息,带人走过隐隐约约的羊肠小道,走进一片被晶莹月色笼罩的神秘森林。
“他坐在密林中的一个潮湿的树桩上,膝盖上铺展开翠绿的稿纸……”
要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去挖空心思,反而给人留下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印象。普里希文在大自然和人类之间做着翻译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像人们透露出许多人世间的哲理。
“我看见了他不泯的童心,我看见他坐在灯下微笑着沉思,手中的烟蒂红光闪烁,往事像飘飘袅袅的烟缕把他包围起来,又像是缤纷的花雨在他的世界里飞扬洒落……”
这是赵丽宏笔下鲁迅的自画像,他不仅仅只有辛辣、犀利的一面,也不是只有匕首和标枪才是属于他的,不是只有刺梅和枸骨才能象征他的性格和风骨。
不要忘记,“他的原野上还有瑰美奇丽的野草,还有沾着温柔露珠的花瓣……”
我们每个人,在谈论这些作家的时候,在自己的心里,都有着一幅他的画像。大师们都是丰富的,人类所具有的情感,在他们的笔下都有流露。当我们的情感之弦在与他们的某处文字共鸣时,画像就添上了一笔。
品文札记
我喜欢的书籍、文章,几乎都是有着“空白”的,就像是国画中的留白,文章给读者留下了一大片空白,你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索来填补空白,这就是对我来说有余味的文章了。
纪伯伦就是这样一个作家。
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虚荣的紫罗兰》里讲了一个童话,一个忧伤而富于哲理的童话。一株娇小的紫罗兰,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的命运,不满足于自己渺小可怜的形象,不顾一切劝阻,求造化把自己变成了一株盛开的玫瑰。然而一个小时后,玫瑰便被一场暴风雨摧毁。虚荣心使紫罗兰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玫瑰花的结局作了很好的回答:要克服空虚的幻想和无谓的骄傲,要满足于自己的命运,要求过多就会失去一切。
但是纪伯伦想了更多:
“我听见更高的世界对我们的世界说: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我反抗了自己,我追求那些我不曾有过的东西,直到我的愤怒化成了力量,我的向往成了创造的意志。”
紫罗兰说出了两层哲理,前一层是对虚荣心的贬斥,后层却是对拼死追求理想的褒奖。两层哲理是一对互相排斥的矛盾,纪伯伦似乎并没有厚此薄彼的倾向。这便给文章留下了一大片空白,有了余味。
对于俄国文学,赵丽宏从不吝惜赞美,谈及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小树林中的泉水》,她说:
“他的文字犹如音乐,不管是大声朗读还是轻声吟诵,都可以体会到一种美妙的节奏。”
说到了托尔斯泰,她说,“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曾经被人用得很随便、很泛滥,用来形容托尔斯泰,却是再妥帖不过了。
她引用茨威格的话语来描述托尔斯泰的长眠之所,“只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都没有”,但这却是世界上最宏伟的一个墓地,因为里面长眠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关于《瓦尔登湖》
她说:“有些书只能随便翻翻,有些书可以仔细读,还有些书当然只是少数,能够而再、再而三地重读。《瓦尔登湖》就是常读而不厌的书。”
这是一本使人宁静,使人对纯净优美的自然产生无穷向往的书。作者用一种恬淡的心情、 通过朴素亲切的文字,叙述了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生存和思想状态。那种对大自然的陶醉,对生命和社会的静静思考怦然心动。在喧嚣的现代市声中,读到这样一本书,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读《瓦尔登湖》这样的书,能使你沉静下来。不过有一个前提,读者必须向往并接受这种沉静。所以我想,也许不是人人都有耐心读完《瓦尔登湖》,也就是说,并非人人都能有流连湖畔的缘分。
鱼骨——读海明威
“作家的写作应该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创造。这是海明威对自己的要求,他也果真这么做了。这样做的代价,是创作的艰辛远甚于那些平庸的作家。不过,创造者的幸福和快感也就在这种艰辛之中。”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时时都在以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与许许多多的敌人搏斗。这种搏斗,有时候看起来是一无所获,就像那个老渔夫,经历了九死一生,却只拖回来一具巨大的鱼骨……
其实,鱼骨又何妨呢,那些亮晶晶、肉滚滚的鱼,人们已经见得太多太多,而一具完整的赤裸裸的鱼骨,却可以使观者产生惊心动魄的印象,这是剔去了一切伪装和虚饰的真实,是不同凡响的真实。
如果你是一个渔夫,能不能也从大海里拖起一具完整的鱼骨?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我读到这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之前,我没有想到过一个人可以如此的坚韧、无私。
“几句话说清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许,现在的年轻人读这本书时不会再像我们年轻时那样激动,但我相信,保尔这样的文学形象,他的生命力并没有消亡。因为塑造这样的形象,并不是凭着几个简单的概念,并不是几句空洞的口号,其中有血有肉,有真情的泪水和发自灵魂的叹息。这本书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或者一场革命的历史,也是一个普通人曲折的命运。”
生命是美好的,也是曲折的。
通过赵丽宏的随笔,能知道,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地上,还常常有俄罗斯人奉献的鲜花。
这些鲜花的含义和它们代表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
鸟儿飞去又飞来
“说一本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那大概有些夸张。不过在人生的旅途中,确实会有本或者几本书,可能在你的心灵中留下美丽的烙印,留下悠长的回声。对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有什么回忆能比这样的经历更为美妙呢!”
我童年时收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可能就是高尔基的《童年》了。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丰富我的心灵。这种蜜蜂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
《童年》是我百读不厌的书。这真是一本奇妙的书,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不管以怎样的心情去读,我都能从中得到慰籍。烦躁时读,它使我平静;平静时读,它又使我心驰神游。少年时代感到神秘深奥的那些段落,那些埋在高尔基朴实的文笔下的深刻道理,慢慢的,似乎都能使我产生心灵感应。
真幻之间
——读《百年孤独》
“每部好小说都是一个关于世界的谜。”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么说。
赵丽宏说:“我不是评论家,对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状也谈不上熟悉。面对《百年孤独》这样的小说,我只是一个好奇的读者,使我感兴趣的是小说中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是他们跌宕起伏、难以预测的命运,是那些怪异的事件、荒诞的气氛,那些既驳陆离的浓郁地方色彩,还有小说那种既流畅又独特的叙述方式。”
对我来说,我至今也不能说读懂了《百年孤独》,靠着所了解的一点点拉丁美洲历史,万万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它。只能感觉在读一本现代人写的神话,摸不清留白与写实的界限。
这些优秀的小说家,都是虚构故事的能手,在一个一个故事、人物间来回串联、编织,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旖旎的巨幅风俗画。
当我们谈论阅读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在谈论这些构成我们的东西,记得的或者已经消失的往昔,未来的期许、彷徨、忧虑等等。阅读中那些哀伤、美妙、刻骨铭心的瞬间,都能把你拽回往昔,或者引向未来。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