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一本写诗格律的书没有看懂,失望了好几天,可是再看依旧是一知半解的感觉,反而徒增烦恼,那就不看了。
写诗词的很出色的一位诗友建议我下载诗词吾爱来练习一下。这个软件在在叶大侠的建议下我早就下载了,有时候也会使用。软件的功能还是很多的,可以测词,可以测试,还有一些写的好的诗词进入就可以看到。
这个软件要说实用也是挺实用的,就是在上面写的时候容易受到打击,比如写了一首自认为很不错的诗篇,一测试平仄出了一堆错误,这要是修改可是有点难度。那几个自认为很点睛的字词都需要修改,有的字查一下百度可以有古代的一些表达方法来代替,但有的就没有,只能硬改,改完以后平仄是对了,但已经失去了刚刚要表达的意思。最不好的就是改完韵也押不上了,还要重新再找押韵的字。软件只负责平仄和押韵正确与否,不检测诗的句子对不对,意境对不对。
当时就觉得怪不得古代的能写出流传下来的诗篇的都是大家,这果然是一个需要思维天赋以及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我们不仅看到某些大诗人几岁成诗,声名远播,还看到已经成名的大诗人为层推月下门还是曾敲月下门反复推敲的执着。
这件事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我现在觉得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是好有道理的,我找不到好的代替词大概就是还没有读好很多诗篇,喜欢也只是停留在浅层的喜欢,并没有为之成痴。
说到成痴这里我想到《红楼梦》中的香菱为了和大家学写诗就是到了成痴的地步,别人说什么她都认为是和她在讨论写诗,大家虽笑她但又佩服她,通过痴迷的学习,她终于写出了让大家都夸赞的诗。
写诗只有几句,看了写词才是难度更高的,按词牌名字写这的确需要实力,要合辙押韵,要对仗工整,还要美感十足,最好朗朗上口。我开始理解‘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句话了,作者应是一位写诗词的高手,写东西对他来说信手拈来,所以认为写词少年在强说愁。当然我只是说字面的意思呀。但是应该有很多人为了写出完美的诗词都发过愁吧,不但要写出来还要精益求精才可以。不可否认有一蹴而就的天才,但是我觉得多数写的人还是为一些不如意的细节发过愁的吧。
我现在也知道现体诗要求平仄比较严格,古体诗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这写诗就当古体诗不就行了,为我的机智点赞,哈哈!
我写诗就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合辙也好不合辙也好,我也没有要写出脱俗超凡诗的愿望,写诗只是为了迎合自己的一点小爱好,看它写成心里觉得我还可以写诗呢,又有了一点骄傲的小资本。可以有成就感的自赏,自恋一下又何妨。
我写了好久才写成的词现在放出来欣赏一下,俺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呢,又要沾沾自喜了。
闪
光芒 耀眼
夏初至 冬难见
亮似白昼 形出震撼
引雷信而出 随甘霖涌现
划过上空吸目 绚灭之间暗淡
虽如火焰瞬间熄 然却让人难怠慢
韦式 中华新韵
雪
轻盈 纯洁
冷风固 和冬协
洒落凡间 翩然似蝶
人道寓意佳 倾盖尘埃灭
因入白梅生色 微舞身形卓绝
问君可喜此琼花 温酒抚琴赏美烈
韦式 词林正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