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伴着微凉的风,与朋友前往家附近的电影院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我看来,无论是童年的《哪吒闹海》还是今日的这部电影,其内在,讲述的都是一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10岁以前,《哪吒脑海》对于我而言,仅仅是普通的动画片,哪吒在我的心中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小英雄。虽隔着屏幕,我对他充满崇拜之情。尤其是他与龙王三太子在天空战斗最后获胜并抽走三太子龙筋的辉煌场面,一直印在脑海里。取得胜利时的哪吒是多么自信和坦然,彼时哪吒自刎时,我尚不懂悲伤,只是不明白,这样一个正义的小英雄,为什么最后一定要牺牲?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0449/7658289b611d0d8a.jpg)
电视剧《西游记》中出现的哪吒,他与父亲李靖率领天兵天将前往花果山收复孙悟空,仅仅出现一些打斗场面。电视剧《封神演义》的哪吒,给我的印象也不深刻。我仅仅对太乙真人施法为他重塑肉身时的画面充满好奇心,自此,我对藕也多了一分喜爱,每次吃藕都会联想由这普通的藕去塑造哪吒的身体,过程有多艰难。在菜市场看到藕,也忍不住与自己的胳膊比较,渴望找到与人胳膊一样长的藕,充满了童趣。
哪吒在我心里的形象一直是个小英雄,成年以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成长的不断探索,我对哪吒有了不一样的认识。25岁重温《哪吒脑海》,电影中他高呼“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接着出现自刎的画面,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眼里的倔强与不甘,像极了每一个受到命运不公平对待之人的愤怒。何况,他只是一个孩子,天真烂漫,只想无拘无束,快快乐乐地长大。无奈,他却要承担本不该他承受的痛苦,还是以命的代价。双目含泪,紧紧皱着眉头,右手握剑,绝决而纯粹的样子,让人心碎。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0449/82d158c210269b84.jpg)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次类似哪吒的经历。我年幼时在家中受到一些不公平的惩罚,少时的心非常纯粹,对于超出自身承受范围的责骂毫无承受能力,心里留下一道道阴影。以至于变得孤僻、不爱与人交往、叛逆又任性,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甚至还有轻微的抑郁,对自己以及生活极度不自信。这一路成长的心路历程,回忆起来,真是苦多于甜。
这次看到的电影,画面轻松有趣,主题简洁。哪吒依然叛逆,顽劣不堪,到处闯祸。可母亲懂他的孤单,明白他内心渴望能拥有朋友。在他闯祸后不仅没有责怪他,还温柔地安慰他。遭遇全体村民攻打与排挤的时候,父亲也愿意相信哪吒,还他清白。为了给哪吒举办一个难忘的生辰宴,父亲愿意放下面子挨家挨户磕头求百姓,也偷偷找来换命符,打算在天劫之时牺牲自己,换哪吒一世平安。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父爱,虽不善言辞,但是默默做着一切。被父母感化后的哪吒褪去了身体的魔性,化身战神的模样对抗黑化的敖丙,挽救了陈塘关一众百姓的性命。此时的哪吒,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无比的高大与神圣。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0449/a435630812d394f3.jpg)
电影里哪吒高呼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我的命我自己扛,不连累别人”。句句铿锵,掷地有声,他发出了追求个性与自由、任性又叛逆的所有人的心声。哪吒的成长与我们的成长很类似,我们渴望陪伴、渴望自由、渴望友情、渴望亲情,用纯真与善良对抗世界的误解与成见。哪吒褪去魔性,不再到处闯祸,主动承担的过程,实现了由内心小我到人间大爱的升华,似乎刻画了我们每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画面,一目了然。
都说叛逆的孩子,长大后会特别爱父母,我想这是真的。因为父母一直用无私的爱感化着仿佛刺猬的孩子,孩子终有一天,也愿意放下心中的成见,学着从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与父母握手言和,重温童年的温暖时光。此时的孩子,胸中会有无限的爱,不仅给家人和朋友,还会这个陌生的世界带去温暖与善良。也许每个人曾经都是小哪吒,但我们最终都是爱的化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