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去邱县,感觉邱县很有意思,地处平原,无丘却名邱。俗话说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邱县无山却出了两个与虎有关的故事。
一、陆璪降虎
平恩县(古邱县)境内森林众多,地广人稀,有很多凶猛的老虎屡次伤害百姓,于是官府征集猎户捕杀,却收效甚微。
唐开元,平恩县县男(爵位名)陆璪到任时后认为:“老虎为百兽之王,按道理应当采食野畜。现在残暴于人,罪过在于繁重的徭役,应该免除赋税,限制随意捕杀”。
随后陆璪开始减税养民,惩治贪官污吏,全部去掉栅栏、陷阱,老虎逐渐栖息山林,不再祸害百姓。
此事记载于《新唐书》。故事看似离奇,实则很有道理。经历过缺吃少烧年代的人都懂的,人一旦饿极了老鼠、蚂蚱都能吃,何况獐狍野鹿。人们到林中砍伐狩猎,就是与老虎争食,老虎铤而走险伤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虎守杏林
“药王”孙思邈晚年曾云游至邱县,为人治病不收钱,病人知其喜爱杏树,便在寺周种植杏树相报,时间长了形成近百亩的杏林,唐皇闻知,特赐名“杏林寺”。
杏林寺位于邱县香城固镇东关村东。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唐高宗赐名“杏林寺”至今1300多年一直沿用这个寺名,原名及始建代反倒无从考证了。为纪念医生而命名的寺院实属罕见。只可惜行色匆匆,没有机会参拜了。
一日孙思邈遇虎伏跪求医,孙思邈便将铜环置于虎口中把虎口撑开,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拔出卡在老虎喉咙里的一根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
虎从此不再危害人畜,并为药王守护杏林,充当坐骑。
药王的铜环后来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作为行医的标志,并取名为虎撑。
无论是陆璪的减税养民,人虎互不相扰,还是孙思邈的施恩于民,泽及猛虎的故事,都体现出邱县人心地善良,崇尚自然,即使是猛虎也可以感恩教化,和谐共生。
上午参观了奥博中学,希望这样一个老虎都可教化的千年古县能借助奥博的实力让邱县的教育如虎添翼。
时间很紧,下午好多地方没有时间看了,只能期待下次再来邱县,慢慢讲邱县故事,细细品邱县美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