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我读林徽因

我读林徽因

作者: 小钱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11:14 被阅读0次
我读林徽因

她是一个出生在江南的诗意女子,从荷花盛开的六月走来,面带微笑。受家族的文化环境影响,她的灵魂,都带有几分诗意。她就是林徽因,一个穿越滚滚红尘,只为寻找最美人间四月天的人。

我读林徽因

幼时,她虽然饱读诗书,但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母亲得不到父亲的怜爱,后来她去了英国伦敦,在这里邂逅了才子徐志摩,他们那场空前绝后的康桥爱恋为后人广为传颂。徐志摩在林徽因青春尚幼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爱情的种子。那一首《再别康桥》不正是为了林徽因而写的吗?也许徐志摩就是为了她而生。后来,徐志摩为赶赴她的一场讲座而坠机,徐志摩也为了她而死。他们的爱情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有点凄凉。虽说林徽因后来嫁给了梁思成,但我觉得他们之间的爱意不减,彼此是那么地深爱过,一生足矣。

我读林徽因

或许很多人认为林徽因只是一个诗人,只会用笔墨表达自己多愁善感的情意。殊不知,建筑,是她的第一事业。新中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林徽因等人设计的。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也是一位建筑学家,他与林徽因一起游历名山大川,携手走遍万水千山。但两人终究只能执子之手,未能与子偕老。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另娶,这或许是一种情感的转移吧,但我觉得是一种悲哀。真正的答案或许只有梁思成知道。

我读林徽因

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爱的深沉,爱的平静。她在人生每一个渡口都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走在红尘路上,有时会觉得内心无比的空落,需要依靠着回忆度过漫长的岁月。我们在一点一滴流逝的时光里改变了自己。曾经的我们,在如今看来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呢?但林徽因与我们不同,无论世事有多少变迁,她始终未改变自己的初心。

我读林徽因

林徽因确实是个不寻常的女子,尝遍了世间百味,经历了世道沧桑。她应该还记得青春懵懂时与徐志摩的那场康桥之恋,爱的是那样的轰轰烈烈,又或许她早已忘记了吧。林徽因与梁思成终成眷属,徐志摩最终也和陆小曼成了人生伴侣,但有可能在林徽因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还是徐志摩,只是她把他隐藏在内心触碰不到的地方。或许对于林徽因而言,梁思成只是个云中过客,而徐志摩才是真正的归人。

让我们一起领悟《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诗意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正在加载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相关文章

  • 我读林徽因

    香的是灵魂,活的是芳华。 静的是人生,雅的是时光。 作家尹若雪如是评价这个才貌双全、诗情画意、倾国倾城的民国女子。...

  • 我读《林徽因》

    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读传记,更能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经验。看完有些名人的大起大落,才发现曾经认为颠沛流离的遭...

  • 我读林徽因

    她是一个出生在江南的诗意女子,从荷花盛开的六月走来,面带微笑。受家族的文化环境影响,她的灵魂,都带有几分诗意。她就...

  • 我读《林徽因传》

    读张清平的《林徽因传》: 第一次,好奇:林徽因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何以名气之大? 第二次,探因:林徽因究竟有何等能...

  • 2018-08-27

    站在林徽因的风景里 ——读林徽因侧记 萍萍姓李 作为一个女性,我很早就听说了林徽因的故事,作为一个女人,我很早就记...

  • 读林徽因

    一直以来,对林徽因总有抵触情绪,或许是她光芒太亮,或许是我暗藏嫉妒,又或许,对她与徐的爱情耿耿于怀(又关我什么事呢...

  • 读林徽因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

  • 读林徽因

    春光烂漫四月天, 桃红柳绿读徽文。 锦心绣口意难尽, 册页深处觅征鸿。

  • 读林徽因

    不记得初识林徽因是什么时候了,大约有十多年了吧。那是在晚报上看到的一篇关于林徽因的文章。粗读之后只留下才女、风流、...

  • 读 林徽因

    忙于线上教学,另加杂七杂八的工作;呆在家里,又免不了“家政”的活儿,倒使看书的时间也少了,其实还是自己静不下心来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林徽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sc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