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活的挺憋屈,不高兴。提不起精神。表现有很多方面,工作上失去了热情,家庭生活里没有了新鲜感,人际交往完全靠谁有用,互相攀比。中年人,在生活面前,挺怂的。
人在活着的时候,最有激情的年纪应该是在二十左右岁吧,大学刚刚开始,脱离了父母的控制,进入半个社会。最鸡血的应该属于一类人,学生会干部。每天朝气蓬勃地游走于老师和同学之间。原来存在感会有这么大的魔力。
存在感会让人做事情有价值,有意义。大部分人,一生都在寻找这个感觉。为什么?小时候没给足。什么时候会放弃呢?中年以后,你会发现,结了一个不怎么理想的婚,生了一个听不懂你说话的孩子,再来份饿不死也撑不着的工作。又没有体面的外表,在人群里,成了最大公约数,可有可无。一辈子过去了一半,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窗外,也会觉得人间不值得呀。
这样的生活都不是自己选择的,让我们可以选择的时候,被选择了。有能力做选择的时候,跟着大波走。以为大家选的,应该就是最安全,最稳定的。好在身体健康,要是女性来个什么增生,卵巢来个囊肿,这辈子就算白玩了。
中年人已经站在生活中后段,回过头,看看前边走的路,是不是没给自己做回主就过去了。蒋方舟说过一句话,她说,尽量多去看看书,如果不去读书,那么你的认知就是来自周围的人,或者是七大姑八大姨。这些短视的价值观很容易就征服你了。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我们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孩子不行啊。所以呢,来吧。出人头地,考名校,将来有个好工作。我不敢说,以后的孩子面临几次就业,单纯在一个企业上班一辈子,肯定是行不通。诺基亚的员工,从来没想过企业会倒闭吧?我们能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留钱肯定不行了,通货这么厉害,留房子也行不通,以后房子可能都卖不出去。留点本事吧。好多父母会说,自己也没啥本事,没有技能,怎么给呢?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也是扔到人群看不见啥的人。我了解自己,能给孩子的有什么。我可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以和她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影响它去读书。还可以教她做饭。基本的生存能力得有。家庭教育能给的太多了。如果从事更高端工作的,自己业务知识也可以分享给孩子呀。我爱人喜欢音乐,他就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了解的常识都告诉了孩子。其实,我们可以给孩子很多。
唯独,你不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谱过一生。
傅首尔说,追求完美人生是人间至苦。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边,谁也不会理解那颗孤独的心。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选择权不在父母手里,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在补课班里,不在爱与自由教育理念中。在哪里?在孩子们自己的手里,在她们心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去过这一生,那是孩子们的事,不是我们的活。在孩子价值观里,两千块钱的球鞋未必有三十五块钱的鞋好。
我选择的,我愿意为之付出的,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能过得下去吧!心中有光,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