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合理纳税并不复杂,还很简单

合理纳税并不复杂,还很简单

作者: 芙夫 | 来源:发表于2022-06-30 12:51 被阅读0次

生活中大多数纳税事项,是依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税务总局的部门规章等遵照执行的。在面对税法上模棱两可的地方时,我们便内心困惑、感到无所适从。

这样的状况使我们对学习税法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因为知识框架和体系上的原因,税法的学习也容易让我们没有头绪。

入门学习者想更快、更容易上手,接触大量的司法案例,是学习税法的捷径。通过案例了解税务行政处理和司法实践中的可能问题,熟悉司法程序和判决,有助于普通纳税人有选择地合理纳税。

《1小时学会纳税》列举48个一般议题和18个热点议题的典型的、关于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和涉税司法审判的税务案例,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涉税事务,完美地契合了上面所讲的目的。

与一般的理论书不一样,本书从实践出发,针对涉税事务不易把握的情形及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分列议题,摆出具体的司法或行政处理案例,通过分析和拆解相似䅁例,总结出应对税务的一般法则。

阅读案例分析,读者很容易对处理所议议题的流程和关键有所掌握,并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实际资源情况,和自己的想法与计划,对税务事项做出合理安排,以最节省的办法合理纳税。

这些税务案例除纳税人普遍关心的焦点和紧跟时代的热点议题外,分为四大块:企业税、个人税、税种税,和税收征管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和需要处理的,只是我们常将其作为必要程序,未多加了解而不知不觉忽略掉了。

阴阳合同是否构成逃款

明星签阴阳合同逃税近些年闹得沸沸扬扬,也成了人们了解纳税事务的契机。那么。到底阴阳合同是否构成逃税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阴阳合同。阴阳合同是指签订两份不同的合同,一份虚假、对外使用;一份真实、对内使用。

对外使用的虚假合同载明的付款额,明显低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主要用来确认表面交易收入,申报企业所得税。而真实的交易付款通过私账收取,从而避开了申报纳税。

因此阴阳合同100%构成了逃避缴纳税款。签订阴阳合同这一手段在税收征管法和刑法上都符合偷税和逃税罪的描述。对于逃税数额较大,并且金额占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不存在阴合同(对内使用的真实意思表示,又称补充协议),税务机关依然可以以征管法的第35条款“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为由,对纳税情况进行核定,核定真实的交易价值后,一样将补缴税款。

书中案例因被查公司不配合税务机关检查,且违法行为严重,稽查局对公司偷逃税款一倍罚款1000多万,直接负责的主管(副总经理)及其他责任人员(会计)分别处以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罚金2万;和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罚金1.5万。

阴阳合同构成偷逃税,违法情节严重的,很可能触犯刑法的逃税罪。因此在经营和交易中,我们应遵守法律诚实公平原则,切不可抱着侥幸心理,以免铸成大错。

买卖合同价格是否含税

关于买卖合同价格是否包含增值税,书中举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案例,一个案例判为含税价,另一个案例判为不含税价。

这两个案例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供货方是否能证明自己出具的报价单价格为含税价。第1个案例中,供货方无法证明报价不含税,而被依法推定为含税价,因此要开具增值税发票给购买方。

在第2个案例中,因为销货方提供的货物单价表价格均不高于其对外销售货物的非税单价,加上其提供的送货单上备注有“不含税”字样,故法院认定供需双方按非税价格执行交易,因此销货方不用开具增值税发票。

这两个案例涉及的是民事诉讼司法实践,是合同法律制度的内容,并不考虑其他法律(如税法)上义务的履行。

此种情形下,购买方提出赔偿因未开票导致经济损失的,需承担举证的责任。另外销货方不开发票涉嫌税收违法的行为,只能通过其他方式申诉,而不由民事诉讼解决。

离职劳动者相关经济补偿的支付

司法实践中的痛点和难点,有时候并不是法律上的漏洞,而是来自司法审判过程,比如法院做相关认定时忽略了一般交易惯例,未能在法律和客观事实上进行准确理解。

在用人单位支付离职劳动者相关经济补偿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上,就同一支付工资等经济补偿情形,不同法院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认定和判决。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公司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有义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案例1中用人单位依法履行了该义务,离职员工不服,先提出执行异议被驳回,后提起复议仍被驳回。

案例2中,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了近一半赔偿的个人所得税款(赔偿共计225万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款112万余元),离职员工不服,提出执行异议要求划拨其银行存款,得到法院支持。后用人单位提出执行异议,主张赔偿为税前金额,要求返还划拨款,法院不予支持。

在这类案例中争议的焦点是属于经济赔偿范畴的工资,是否约定为包含个人所得税款。劳动法并无该工资金额是税(个人所得税)前还是税后的法律规定。

但按照惯例,个人的法定(强制性)负担应该包含在工资中。案例2中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金额,个人所得适用20%的税率,实际占比却达到了50%。可见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也给税后工资的计算带来了难度。

针对此类情形,用人单位在代为扣缴个税时,应先通知缴纳人,如其拒绝依法告知税务机关,以此来降低税务风险,以免像案例2那样无法从税务局退回代缴税款,陷入重复承担税款的境地。

主动补税是否有意义

自2018年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后,又对网红偷税案件进行查处。有不少网红在税务稽查立案后,主动补缴部分税款。那么主动补缴部分税款,对于最终处罚有什么影响呢?

税务部门关于处罚标准的界定,会在某种程度上综合考虑应纳税人的配合程度,及在查明案情前主动补缴部分税款等主动减轻违法后果的情节。

相较于主观故意明显的偷逃税处以4倍或5倍罚款,有上述减轻情节的仅处1倍罚款。可以看出从严处罚到减轻处罚的行政处罚裁量的程度差异。

因此对于实施偷税或非偷税行为,造成未缴、少缴税款的,主动补缴都有现实意义。在偷税行为下,其显著影响税务主管部门的处罚幅度;在非偷税行为下,可降低税款滞纳金的加收。

《1小时学会纳税》让我们更加理解税法的内涵实质,不为表面错综复杂的审判结果所迷惑,有利于我们厘清税法规定和行政处罚在具体税务案例中的适用。

通过6幅思维导图帮助理解纳税的基本常识,快速把握税收相关知识框架,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纳税人能够逐步学会如何纳税。

它从税法的角度分析了普通纳税人应该关注的纳税义务和涉税风险。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多懂一点税法,通过了解案例适用法律,把握法院裁决的逻辑,学习制度和法规之外,有更多对交易涉税安排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合理纳税并不复杂,还很简单

    生活中大多数纳税事项,是依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税务总局的部门规章等遵照执行的。在面对税法上模棱两可的地方时,我们便...

  • 7种合理避税方法

    合法避税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減少税务上的支出。合理避税并不是逃...

  • 6种合理避税的方法—宜久财务

    合法避税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減少税务上的支出。合理避税并不是逃...

  • 相由心生,字如其人

    简单的事,并不简单 复杂的事,并不复杂

  • 诗:简单并不简单,复杂却日趋复杂

    许多人现在开始觉醒了 被物欲折磨得精疲力尽 想要回归极简的生活 可回来回去 却找不到简单的路 你让他(她)过一箪食...

  • 天猫转让一定要弄清纳税和股东!

    天猫的转让与公司一起进行。它类似于公司的转让。它复杂而不复杂。它很简单而不简单。具体转让必须明确纳税类型,税务问题...

  • 思考问题根源的四种假设法之结构性分析法

    思考社会上各种理财培训,带你赚钱的根源是否合理? “穆勒五法”并不复杂,5Why提问法用起来也十分简单,那我们是否...

  • 《行为设计学》“图示”用简单创建复杂

    【原文引用】 巧用匠心可让简单生出复杂。简单的想法若能加以正确布置和合理层叠,很快就能变成复杂的想法。 心理学家将...

  • 今天咱们来聊聊简单科学和复杂科学

    简单并不一定简单,而复杂并不一定复杂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学问叫简单科学,有一种学问叫复杂科学。 简单的科学是说每一个...

  • 简单点

    生活并不复杂,只是我们的思想有些复杂而已,不要想的太复杂,因为事情很简单,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要比把复杂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合理纳税并不复杂,还很简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uf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