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清风,灼灼其华,我怀着平静的心态参加儿子的家长会。
本次家长会的主题是“家校共育,携手同行”。
开门见山,班主任黄老师先发言,简单讲述了班里的学习、纪律概况。特别表扬了一些在综合学习能力、单科学习上有较大进步的孩子(儿子这半个学期以来在语文段考中进步较大)。
进而讲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身教重于言教,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比如,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轻松、和谐的家庭学习环境,不能在家里大声说话、吵架,或者家长在孩子面前看手机(刷短视频)从而影响孩子学习。
再如,不随便说脏话、粗口话。家长要抽时间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
父母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
言传更注重身教。
家校配合,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每一学期的家长会,作为妈妈的我都认真聆听老师总结和汇报,结合自身的教育,反省自己的言行。
儿子已经过了十岁了,慢慢地从懵懵懂懂的儿童走向英俊帅气的少年。他是那么聪明、善良、懂事、勤奋好学,积极努力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学习上遇到不懂的总喜欢来问我,和我一起交流探讨。生活上有疑惑,也会来找我询问并讲述答案。每一次,对于儿子的分享,我都认真聆听,并给予恰当的观点和建议。他是那么热爱生活,滔滔不绝,对我充满了信任。
有时,我却不能及时帮到他,或者,不了解实情误解他、伤害他,我不是一个很智慧的妈妈。
他受了委屈和伤害,只能默默地承受,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只有我,懂得他想什么,喜欢什么,怎样被认可。
这些年,身负三个孩子养育责任的我,没少伤害过儿子,我也曾深深地后悔和内疚。
我能为孩子做什么?我怎样做一个好妈妈?怎样帮到孩子?孩子有“问题”时,就是这样子吗?
接触国学经典教育七年来,每次发生家庭教育矛盾,我都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是一切的根源。那又怎样?
为了孩子,我赴汤蹈火;为了孩子,失去自我;为了孩子,忍受着所有的委屈和痛苦。
小学四年了,我亲爱的儿子,他是那么努力,那么争气,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一度迷恋玩游戏。
我鼓励他多读书,少玩游戏,可是他并不是那么情愿。
他是那种家人说他就会大声嚷嚷的孩子,脾气不大好,一时半会没人理解他就心里着急得难受。
我们只好顺从,多理解他,接纳他的不完美。
我们大人都做不到的,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有时,我的身教并没有做好。我也会在孩子面前看手机,也会发脾气,也会因为孩子“不听话”打骂他们,也会在孩子面前跟家人起冲突…
我性子直,太好强,可又无法达到,这样如何是好?
孩子的未来涉及方方面面,如何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我一直在学习并思考的问题。
祝贺儿子这半个学期取得的进步,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乾坤朗朗,未来可期!加油,少年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