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愁缘于八岁时离开家乡后常飘浮的思绪——脑海里是那婉延崎岖的泥泞小路、那片山、那片庄稼、那甜甜的井水、还有后山的那大片果树及儿时的打闹嬉耍……
好些记忆并没有因为久远而变得模糊。相反的,因为儿时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知大人的艰辛与愁苦——尽管大人努力劳作、庄稼努力生长仍然只是勉强解决温饱。),记忆早被我相思般地美化成了美丽可心的乡愁。
八岁那年,因父母成了"国家人"。作为子女的我们亦是"国粮国享"的人。从此不用耕田劳作。于是,离开了曾养育我的贫脊的山冲——我的家乡——我眼里的天堂。
那条通往村庄的、弯弯曲曲、遍地是泥巴和沙石的小路呀!我们却要脱离你,走上康庄大道……
依依不舍地离开,又无可奈何地置身于小镇……
物质享受虽然优越了许多,可并不似从前那般的快乐!
幼小的心灵开始踏上漫长的乡愁之路。
那时候心目中的家乡是山冲冲里头的那个小村庄呀!
虽不及成年人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那般悲催和万分的伤感,但那无可奈何的感叹及思乡种种时的惆怅还是有着如成年人一样的体会。
乡愁是那条绵延曲折、跌宕起伏的山路,是通往家乡的路,通往村庄的路。
小镇离我家的村庄只有十二里,可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徙步回到那个魂萦梦牵的故地,决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一次激发了母亲的怒斥后,最终产生的后果是:我愤然于冲动中完成了这么个壮举——临近傍晚,勇敢于惶恐惊吓中,鼓足勇气终于踏上了回家乡的路。
傍晚时分,天色逐渐暗淡。"愤怒″的我,于迟疑中起步,转为执拗的快步;继而不可退却的跑步;最后满心恐惧地对妖魔鬼怪产生机深诡谲的臆想,惊恐于黑幕来临之前的险境中……后悔离家出走。
不敢哭,还得极力抗拒双腿的战栗发抖,跑跑停停……
由宽阔的马路逐渐走向那还有五里多的山路,再经过一刚刚葬下的,因隧道塌垮时被砸死的煤矿工——当时被传得纷纷扬扬散布于整个小镇内外的一个血淋淋的事故中的牺牲者的坟墓。
我看见了未退色坟堆上的花圈,满头大汗、心惊肉跳,硬着头皮往前冲下坡,终于见到了通往村庄的那条亲切、充满温馨气息的小路、似回形针弯曲前抻的仄路,当我踏上了那条时时于梦中萦怀的羊肠小路时,不顾一切地开始嚎啕大哭……
那时的痛哭淋漓是一场犯错后的悔改——不再冒险离家出走。泪水中尽是惊吓后的委屈和怆然。
那时的乡愁是亲近家乡的渴望,是不谙世事的任性。
乡愁依然不解,心里依然迷恋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地的芬芳,那片的庄稼、那片果香,那抹乡土情怀!

乡愁是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一幅幅层层叠叠的水墨油画。
下一段小坡弯路,见一不足两板凳长、宽似一课桌宽的木板桥,搭桥的木质算厚实。桥下的水潺潺流动,春汛期时才会奔流的溪水灌溉于附近的田地。在溪流的浅水处搬开石块,往往可以捉得几个小螃蟹。
穿过两田间小径上行,于拐弯处有一灰屋——贮藏肥料及烧好的灰土。这时候摆在你面前的小路似蟒蛇般慵懒盘转开来,然后,漫不经心的把我的视线拉长拉远,直至烟雾缭绕的村庄……

小路的低洼处是田地,稍高处开始是层层叠叠的庄稼。和着泥土的气息、伴着庄稼地里的芳香,有甜美的味道。路边娇小的花朵,朴实无华,娇美羞涩。庄稼最美的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紫白相衬的蚕豆花依次怒放。乡土早已赋予我天真烂漫、简朴灿烈的想象。
村庄的正面,面对来时村外的小路,村前有一池塘,塘边上种了好些儿枣树,枣子常被打落于水中,那时的池塘还算清澈。
村后,种满了各种果树。寒冷料峭时,记忆中的梅子树花、桃花、梨花,白色的、粉红的依次似雪花般飘落满地。狼籍残红、惨淡素白、湿湿泞泞。孩子们哪顾得花败时的伤感?亦不晓得葬花的伤悲,只盼酸酸甜甜的果子成熟。
我们每年都会对先词伯伯家的那棵据说已成了精的老杨梅树的攀爬釆摘——哪怕酸掉牙,还是冒着被妖精附身的危险去偷吃那酸溜溜的杨梅。
最好吃的是伯伯家的水蜜桃——皮毛青白,白肉里夹透着红,咬下去清甜爽口。
果树的地里后背,似乎是望不穿的山坡,其实翻过山便是邻村。
山的怀抱温暖博大。

乡愁是美丽的风景、撩人的果香,淘气的伙伴。
乡愁,是对家乡日思夜想的眷恋。乡愁是那梦中深深的缠绵缱绻。养育我的山山水水在那,父老乡亲的挂念在那。
乡愁是一首吟唱于心中的伤感的歌。不断地走,不断地寻,寻找那熟悉的乡音,寻找家乡菜的味道……
如今,居住于老村庄的乡亲早已依次迁徒于村对面两里外,劈山开凿的新马路旁,一幢幢红砖、白粉墙、瓷砖地板房拔地而起,富裕繁忙的景象、现代化的设施令人欢欣雀跃……
乡音未改,乡土气味依然,乡愁依旧……
母亲去世后,长眠于家乡的山中——靠近新马路旁,路旁边住着好几户乡亲。
那条通往家乡的路越来越开阔,那条通往家乡的路愈发的热闹起来。那条通往老村庄的小路依然走着匆忙劳作的乡亲……
我的乡愁,是母亲遥望的通向城市的条大路,是她守望的通往村庄的那条小路。
乡愁是一首无声的悲歌,母亲长眠于家乡的那片泥土里头。
那一片乡愁呀!那条通往家乡的大路、小路,我怎能不常常想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