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的本质

孝的本质

作者: DJ大队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5-19 18:13 被阅读0次

孔子曾经告诉宰我什么是孝,有一次宰我,去问孔子:“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回答他:“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回答道:“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问题来了,孔子指出了三年之丧的理由,话是这么说,但其实这个已经过于本有,比如说,我去照顾父母,我只给父母需要的,跟他之间并没有什么爱,这样能算孝吗?那么两个理由的本质一样吗?很显然,这并不一样,这一个过于本能,另一个才是情感层以上的孝,所以孔子给出的理由是本有的和道德的!

子游也问过孔子关于“孝”的问题,孔子回答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问题来了,能够供养父母算是“孝”吗?这也算,但是我们把他联系到道德图谱来看,似乎过于本能了,这比如说,你的父母需要一定的满足,你就一定会满足他,这不太算“孝”了,这已经是本能的满足了,所以也并不能算“孝”!

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子夏也来问“孝”了,孔子回答他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你对父母和颜悦色,但是这未免有点太过于虚伪,对待父母就应该正常的对待,不用干嘛都对父母和颜悦色!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那么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喜的是什么呢?惧的又是什么?首先开心的事,父母至少还没有离开,至少他还活着,并且长大了一岁,惧的是,父母离死亡又近了一步,说不定一时半会儿,他可能就要暴毙等等!就是突然离开了你!那么“孝”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孝”是对父母的忠诚,也是你对父母的理解,父母为什么要那样做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你都要对他给予理解,而不是给予不理解,以及其他的行为等,你对父母的孝要达到道德层面,当然,这是简单点来说!

相关文章

  • 孝的本质

    《论语·学而》篇有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是孔子构建的儒学体系的根基,而“孝...

  • 孝的本质

    又逢九九重阳节。让我们领会圣贤的教诲,体会如何才是真正的的孝?为什么“孝敬长者即是涵养儿孙美德”? 孟子有言,“尧...

  • 孝的本质

    孔子曾经告诉宰我什么是孝,有一次宰我,去问孔子:“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

  • 【第01节】沐浴党的阳光,回归孝道人生(总11节)

    一边听语音课程一边看文字图片 一、孝的定义 二、孝的本质 三、孝的层次 1.孝父母之身 2.孝父母之心 3.孝父母...

  • ♥归家的先生♥【59】

    ■冰山爱人 敬孝与创业两难, 敬了孝, 无事业难生存。 有事业, 没敬孝, 世人唾骂。 中华之本质: 敬孝, 哪怕...

  • 家庭建设~孝的本质

    一、孝顺长者,其本质是涵养儿孙美德。 根据“心-道-德-事”四部曲,孝顺长者看起来是在事上,其本质上它反映的是我们...

  • 《论语》——孝的形式与本质

    我们前边已经学习过什么是仁。而孝,其实可以理解为仁心的外推。那么,孝的本质和形式,又是什么呢? 宰我问:“三年之丧...

  • 论孝的形式与本质

    孝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又为什么要去孝顺父母呢?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方法读书笔记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平井孝志 79个想法 1.2 初级的思维定式 >> 思维定式① 因果倒置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 孝?孝?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wt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