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公主陈贞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大妹妹,虽生长在皇家,却没有一般金枝玉叶的那种骄横脾气,在宫中以性情温婉贤淑而为众人称道。
她外貌端庄秀美,举止高雅大方,且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为此,她选择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恋侯门贵族,独重诗文才识,成年后,在皇兄陈叔宝的支持之下,由她自己作主下嫁江南才子徐德言为妻。
徐德言作驸马后入朝廷任侍中,也颇显露出他的政治才华,夫妇二人互敬互爱,夫唱妇随,成了一对当时人人羡慕的天成佳偶。
当时在北方,杨坚取代了北周静帝而成为隋文帝,建立了隋朝,589年,隋朝大将杨素率部攻破南陈都城建康,南陈灭亡。
按照古时惯例,亡国之君及其亲族不准住在原籍,以防其纠集残部,死灰复燃。
徐德言垂泣谓妻曰:“今国破家亡,必不相保。以子才色,必入帝王贵人家。我若死,幸无相忘,若生,亦不可复见矣。虽然,共为一信。”乃击破一镜,各收其半。
德言曰:“子若入贵人家,幸将此镜合于正月望日市中货之。若存,当冀志之,知生死耳。”
陈国皇族到长安后,被分成四部分来处理:陈叔宝及两三个爱妃被幽禁长安;陈后主的叔伯兄弟被放逐到遥远的边陲地区;宫女及女眷们大部分收入宫廷充当宫女;小部分出色的女子被分配给南征有功的将士及大臣。
乐昌公主被赐给越国公杨素作妾,陈后主的小妹妹陈婉则被隋文帝收入宫中为妃,即日后的宣华夫人。
杨素得了乐昌公主后,对她十分宠爱,还专门为她建了别院,尽管如此,乐昌公主还是念念不忘与徐德言的约定。
每年正月十五,乐昌公主吩咐老仆人拿了破镜, 到市面上去,吩咐一定要高价出卖,
到了第三年总算有了一个结果。
而徐德言在这段时间饱受战乱之苦,一路上忍饥挨饿,总算来到了京城。
就在正月十五那天,他手持半面破镜,来到长安街上,他看到一个老者,也手持半面破镜在那里叫卖,而且要价颇高,过往人均笑这老头发疯弄傻,徐德言见状,连忙把老者叫到自己住处,拿出自己的半面镜子与之合成一面,又详细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并在手帕上题诗一首,托老者转递: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看到丈夫题诗,想到与丈夫近在咫尺,犹隔天涯,不禁涕泪交加,食无味、寝不安,大病在床。
杨素再三盘问,才知道了其中情由,深为感动,不善舞文弄墨的他竟也挥毫:
“其心之美,胜于其人,其心在其夫,其人不可得也。”
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让他夫妻二人团聚,并且赠了许多礼物,还设宴款待他们夫妻俩。席间,杨素一定要乐昌公主写一首诗作为纪念,乐昌公主推辞不了,思前想后,心中既喜又悲,真有说不出来的滋味,一时间诗兴也发不出来,只好写写大白话: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信做人难。
此诗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乐昌公主此时此刻的真实心情。
府中上下都为徐陈二人破镜重圆和越国公的宽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叹不已。
597年,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南归,夫妻乘船途经梁化县九泷十八滩时, 被两岸旖旎神妙的自然景象所吸引,更让这里纯朴勤劳的民风所陶醉, 两人本有隐居他乡之意,故而隐姓埋名于此。
再说,杨素自从设宴送别徐德言夫妻后,对乐昌公主还是念念不忘。 598年,隋文帝派韦恍入粤,对岭南进行招抚,杨素趁机托其寻访公主。 年底,当杨素获知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双双隐居在大隋粤境第一县—梁化县时, 即奏请皇上将乐昌公主之名取代带有前朝色彩的“梁化”, 隋开皇18年(598年),梁化县被更名为乐昌县—纪念乐昌公主的一个县。
604年,隋文帝被太子杨广所害,隋炀帝继位后荒淫无道,杨素寿终正寝以后,不久全家被斩,李渊攻下长安建立了唐朝取代了隋朝。这一幕幕的世事变化,仿佛走马灯似的在他们眼前晃过,人世的盛衰荣枯,恍如一梦。 历尽繁华又最终归于平淡的这对夫妇,对这一切都付以淡淡的一笑。 经历了陈、隋、唐三代,这对夫妇终于走入了暮年,在唐太宗贞观十年同时离世,夫妻合葬一墓,陪葬的就是那面历尽沧桑的破铜镜。
《破镜重圆》典故的就来源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