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亲子教育
宝宝是否真的能感受到安全感?

宝宝是否真的能感受到安全感?

作者: 向上有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22-05-29 07:32 被阅读0次

    宝宝不仅能感受得到,而且宝宝是因关系而生。

    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在《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一书里指出,婴儿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

    婴儿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

    婴儿的关系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 婴儿以关系为导向

    • 婴儿为关系而生

    • 婴儿的成长是其重要关系的真实反应

    1.婴儿以关系为导向

    婴儿出生几周后就能准确地辨别母亲的声音、样貌和气味。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追踪到母亲身上传递给他们的刺激并产生偏好。婴儿在开口说话前就能够通过停顿实现与成人交流。

    同时,当要与照顾者分离时,婴儿会通过哭泣、试图抓住照顾者等行为,以求重新接近照顾者。

    2.婴儿为关系而生

    与依恋对象建立连接是婴儿来到世界的最初目标。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对其他人的偏好越来越有选择性,最终建立起与主要依恋对象的偏好,并对陌生人产生焦虑。

    婴儿在关系导向中,他们不仅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与人建立联系的愿望,还有确保联系被建立和维持的技能。比如,他们不仅的眼神会追随照顾者,还会跟在照顾者身后爬或跑,以确保照顾者就在身边。同时,婴儿的头身比和可爱的身形,以及模仿、社交性地微笑、哭泣等,都可以让照顾者喜欢自己,并把自己留在身边照顾。

    总之,婴儿的身体特点和天然的沟通能力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重要工具。

    3.婴儿的成长是其重要关系的真实反应

    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关系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的状态是我们生命早期情感关系的投射。

    自然实验结果发现,二战孤儿虽然在福利院中被很好地照顾,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由于缺少稳定的、对他们有感情的成年人。这导致了这些孤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智力发育障碍、缺乏互动性,以及免疫系统甚至死亡的问题。

    实验结果证明,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类几乎无法正常发育。

    生命早期的关系质量影响着人类成年后的各个方面。在安全、充满爱意中成长的孩子,会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技能、学习能力、同理心、健康的身体和思维发育等。

    婴儿安全感的四个维度

    作者在书里指出,婴儿安全感包含四个维度,即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最佳激活范围、互相修复、镜像化和心智化。

    1.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

    作者在书里指出,亲子互动过程中,母亲和婴儿之间运行着一个“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每时每刻都因互动双方的影响而变化,并且双方都在试图改变对方的行为并对对方产生影响。

    参与者的每个信号都是为了适应对方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补充。双方因此获得一种基本的联系感、支配感或社会竞争力。

    母亲根据婴儿的反应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反应,会让婴儿觉得自己是“支配者”,能够改变要发生的事情,能对事情产生影响。

    2.最佳激活范围

    照顾者在与婴儿互动过程中处于比婴儿“更强大、更智慧”的一方,母亲能够通过异质性调节放大婴儿的积极情绪,削弱婴儿的消极情绪,因此婴儿一直处于被母亲调节后的情绪状态,并保持情绪上的平衡。

    照顾者的调节,让孩子的情绪处于“最佳激活范围”,并保证孩子的主观稳定性和状态连续性。这些状态给婴儿以安全感。

    3.互相修复

    事实上,照顾者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更像是试验和试错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调整。

    父母和子女通过试验、情感断裂和修复这一系列行为来逐渐确定他们在关系中独有的相处方式。

    在互动的过程中,母亲并不能完全与孩子协调统一,孩子的需求并不能被完全满足。

    互动双方能否在情感断裂后重新成功达成一致取决于母亲。

    孩子的安全感由一系列的“断裂”和“修复”构成,安全依恋的建立来自于照顾者的试错和修复能力。照顾者创造的对孩子做出灵活反馈外部环境,有益于孩子早期和之后的成长。

    4.镜像化和心智化

    母亲根据孩子的情绪和状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语调、语气,以使自己的情感与孩子的情感协调一致,这种亲子关系交流被称为镜像化。

    镜像化包含往返的过程。母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解码器”的作用,她们将孩子天然、原始、无序和难以理解的内部状态调整为有序、便于理解和可控的情感返还给孩子。孩子通过理解母亲的表情认识到自己和外面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主观世界有关。

    这个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孩子对紧张情绪的承受能力,并慢慢学会处理这种情绪,构建自己的主观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但是母亲与孩子之间协调一致的情绪并非连续和稳定的,中间会有“休息”的差异模式。镜像反应和差异模式的交替可以防止母亲和孩子进入情绪传染和混乱状态。

    基于父母的镜像化行为而形成的主观认知和辨别能力是孩子发展心智化核心能力的基础。

    所谓心智化,是以认知行为为基础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检测、解读指导互动对象的行为的意图、信念、需求或情感的能力,是我们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与周边环境互动以及做出调整所需的基本技能。

    心智化对成年人养育孩子的能力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在亲子之间传递安全感和不安感。

    孩子在心智化能力增强的同时,获得“认知自信”,即相信社会信息是可靠的,他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学到他人的经验,完成自己和他人的形象构建。

    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虽然安全感十分重要,但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的脆弱性唤醒了这些成年人曾被忽视的脆弱性。

    2.孩子的照顾者本身可能在自我调节情绪方面有很严重的障碍,这使这类父母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和危险的源头。

    3.对于有心理创伤的父母来说,理解孩子的想法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4.那些在儿童时期遭受巨大伤害的成年人会感到自卑、无助,自我价值感低,认为自己有性格缺陷、肮脏、卑劣或表现出破坏性。这些认知会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教养。

    心理创伤未愈合的成年人除了是孩子的保护者,也可能成为孩子的威胁或无助的根源。

    但是成为父亲或母亲,也是那些心理创伤未愈的成年人自我疗愈的机会。因为养育孩子的过程能带给他们一种修复力量,利用这种力量,可以使家庭关系变得更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宝是否真的能感受到安全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cg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