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喧嚣越来越多,沉默越来越少,要想看清楚当下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回溯过去。
在这个时代,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语有一个就是信息大爆炸。
在这个时代,总会有人感慨无比的美好,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视频《后浪》就是很好的阐述,因为它可以带给我们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以及更大的视野。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话,这句话是对的,但也是错的。
为什么是对的?
举个例子,曾经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人消失之后,我们或许今生都不可能再见到他,比如说你的村里有个孩子很有出息,考到了北大,那么对于你来说这一辈子他就是一个传说,因为你不知道他后来干什么去了,过的怎么样。
但是今天不一样,微信的使用人口已经接近10亿人,曾经村子里的传奇仅仅只是在你的眼前消失了而已,因为你可以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他去了北大,从北大又考到了哈佛,毕业之后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买了车买了房,从此过上了和你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这个意义程度上来讲,我们的视野的确变得宽阔了非常多,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原本我们看不到的事情。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焦虑也弥漫在人群当中,随之而来,为什么刚才说这句话也是错的。
让我们再次穿越时间回溯到历史,我要讲的是两个事情:
一个是识字率,一个是信息量。
在整个世界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识字率高达到90%。
换句话说,历史中识字率都维持在一个标准的水平,即5%,剩下的95%的人都是文盲,是不读书的,那么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真的是整个民族所有人创造出来的吗?并不是这样的,创造的仅仅只是那5%的人而已。
在整个北宋,能读到的所有书统计下来大概只有600本左右,
但是在当下每一天新出的书本都不止600本了。
很多的古文,我们会发现为什么会写的特别的扁?因为信息传输的成本太高,一页纸就是厚厚的一卷竹筒,为了减小成本只能够把它越写越扁。
当我们回头看今天就豁然开朗了。
我们现在的传输成本及其之低,别说竹简了,连纸都不用了,我敲打出这些文字没有任何的负担,因为毫无成本,瞎说,乱说,都没人管。
所有人都可以发盆友圈,所有人都可以发微博,所有人都可以发简书,
但是,
在今天这一个人人都可以随便创造信息的时代,真的就代表这一些被创造出来的信息是优质的吗?
在今天这个人人都认识字可以读书,并且去创造的时代,真的就代表人人都有智慧吗?
在今天这个人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的时代,真的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吗?
很好理解的几句话,
历史上,识字率只有5%代表着文化瑰宝和智慧往往是5%的人创造的。
在今天所有人都识字,有智慧的人依然只有5%。
在今天所有人都能创造出大量的信息,其中优质的信息依旧是这些5%的有智慧人所创造的。
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这5%的人留下的东西。
我非常搞不懂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在淘宝买上百G的资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但实际上,上百G的资料已经可以放满一个图书馆,这是你穷尽一生都看不完的。
今天我们打开各种听书软件,打开各种的公众号,去到各种各样的图书馆,你所发愁的事情并不是没有书可以看,而是哪一本书值的你去看?
在这场历史的追溯之下,我们创造信息得很本变低了,但是筛选信息的成本变高了。
在这场时间的洪流下,我们重新理解了信息爆炸的本质。
在这些文化瑰宝当中,我们认知了信息的逻辑以及优劣,并可以的出以下的几个结论。
第一,信息爆炸并不代表优质的信息变多,
而自古便有智慧的始终是那5%的人所创造出来的那5%的信息。
第二,不求读的书多但求读的书对。
第三,不要让自己成为那95%当中的一员,因为虽然是识字的,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讲的话,也属于文盲,成为那5%的人,创造优质信息,才能推动历史的脚步。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一篇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以上仅为个人拙见,我自己的内容离优质内容也差之甚远,所以我也在更加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