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群居动物,有的人喜欢闹热,而有的人喜欢独处。
热闹的长街,人群之中他们尽情欢唱,尽情戏耍。
一起看山川河流,一起看缠绵悱恻的爱情电影,却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己。
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夜晚,你不融入人群,显得你格格不入,不懂得为人处世,自显清高。
在表面和气私下暗流涌动的单位和企业,你不站队,不偏颇,你就是一个独行侠,甚至被单位的同事和领导称为奇怪的人!
所谓的合群,就是试图去换得他人的认可,支持和肯定。
独处,是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之中,保持内心那一份纯真。你可以把一件事情说到天花乱坠,甚至影响到人的生存发展,但是我的内心就是要坚持这是一个荒谬的事。
这不是固执己见,这不随大流的亦步亦趋,这是对内心坚持的一种纯洁的还原,这是对个体的内心独白,任何的个体都是能自由思考和坚持自己的思想的。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年轻时总害怕“不合群”,以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为了合群而合群,马不停蹄地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与繁华。
随着年龄渐长,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其花费时间与精力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去结交一些无关痛痒的“朋友”,还不如学会好好与自己相处。
独处,我们可以冷静的思考我们生活的意义,但却不是为了清高而独自封闭自己;独处,是为了更好追寻真实的自己,不随波逐流,保持本色的自己。
很多人越来越喜欢热闹,在热闹的氛围之中,他们要追寻自己的存在感,今天因为你们的存在,我很高兴。
但是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总会有说离别的时候。
我们越来越看中朋友之间的交情和友谊,一味地贪多,不懂得摒弃和舍离,只能人群中散步。
独处让我们回忆过去,憧憬未来,放飞自己,做回纯真,天然的自己。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越来越重视独处。
独处可以审视自己,曾经的我们也许会为了一些目的和好处,逼着自己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可后来才慢慢明白,让自己快乐,远胜于让别人满意。活得更洒脱自在和随性,远比去巴结和讨好别人更有趣。
人在年轻时,会不断地去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身外之物。人在年长后,就会在删繁就简中,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随着的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喜欢独自一个人,喜欢静静地听音乐,喜欢悠悠的回忆,喜欢独坐,静思。
曾经的一些事,一些经历,让你无法原谅和放过自己。
独处静思之后你慢慢学会了放下心中,那些沉重的包袱和压力,也学会了将往事清零,轻装前行。
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华,也能安顿一个人的时光。
学会独处吧,做回自己,享受独处的时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