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二人转

作者: 看猪舞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06:33 被阅读23次

        二人转做为一种民间艺术流传已经几百年了,他和沪剧,豫剧,粤剧,吕剧,昆曲,黄梅戏,秦腔,花鼓戏等一样,都是地方性艺术曲种。在过去相对闭塞的岁月中,二人转以其便于流动,方便演出,曲调优美,艺术独特以及表演形势简捷等特点,广泛流传于东北大地,不论在田间地头,场院炕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说,在东北的广袤大地上家喻户哓,人人爱看。

          二人转做为地区性民间艺术,自然有他的地缘优势,同时也因地缘因素而受到影响,南方人不爱看二人转就象北方人看不懂越剧,粤剧等一样,这是文化,风俗等因素所至,只有加强交流,互相溶合才能拉近差异。

        近年来,随着艺术形势的多元性,传播媒介的流畅以及舞台艺术的发展,东西南北的艺术相互影响,很多地区性艺术逐渐被人们了解和接受,这是可喜的文化与艺术的成果。但二人转却在一段热闹中又沉了下来,这和赵本山先生有一定的关系。

        赵本山是二人转演员出身,当年的一出拉场戏(麻将豆腐)火遍银频,自那以后赵本山便转向了小品表演,很少再演二人转了。赵本山的小品演的很好,大家都爱看,后来他的弟子如刘小利,宋小宝,程野,田娃,赵四等几个演员,小品也演的很精采,同样也很受欢迎。但是赵本山却将二人转的主题弄缺失了,可以说人们已经看不到地道的二人转了,许多走穴串乡的演员,也跟着他们风,上台先说一些雅俗不清的段子,然后演两个所谓的绝活就开始唱什么流行歌曲了,那流行歌曲让他们唱的不伦不类,让人反胃。这样就把二人转的艺术给毁了,虽然,这其中也有象丫蛋这样唱的不错的演员,可这必竟失去了主流表演,更谈不上二人转的发展了。

        现在舞台艺术,灯光艺术都很丰富,二人转也有单出头,拉场戏,二人戏,多人戏等表演形势,为什么不能充分的利用和有机的结合,创造出有现代气息的表演方式呢?舞台剧式的二人转不是很好吗?有说,有唱,有演,有功,有情景,有内容的表演,大家也一定会喜欢的。

        从二人转表演上来说,董孝芳,闫书平,李晓霞,包括龙江剧的白淑贤等艺术家们演的都很好,人们都喜欢看他们的戏。如果再扩展一些,再精细一些,故事内容再优美动人些,我认为二人转一定还会受到人们欢迎的,希望二人转的艺术家们,能创造出一些好的作品奉献给喜欢二人转的人们。

相关文章

  • 今昔二人转

    二人转做为一种民间艺术流传已经几百年了,他和沪剧,豫剧,粤剧,吕剧,昆曲,黄梅戏,秦腔,花鼓戏等一样,都是...

  • 文艺浪漫的东北

    二人转在过去的早期的形式不是今天这样的? 在赵本山老师没有收了东北这些二人转的头部人材之前,没提倡绿色地二人转之前...

  • 五一回家看爹妈

    买了个收音机,带卡的那种,选了二人转的卡插里,因为爹妈喜欢听二人转。 打开收音机,听着二人转,想着爹妈收到礼物高兴...

  • 今昔

    曾经渴望,寻觅 求不得 迷离,抱怨,彷徨 而今播种,扎根 慈悲花开,清香散溢 自渡渡人,随缘布施

  • 今昔

    燕子春归寻老舍。 老侨回乡报旧国。 离时荒敞小渔村, 河干石乱流浪多。 今朝山青水秀美, 家家套院起楼阁。 花丛柳...

  • 今昔

    那时候,你就是青涩的苹果! 那时候,我就是低矮的草莓! 那时候,你就是坚韧的小草! 那时候,我就是飘落的叶子! 这...

  • 今昔

    穹林晚.尽欢颜.一朝潮水流方此.一腔末泪尽昔年. 夕雾抵.莫想源.千朝古都终不破.人皆留此惜忘年 人落晚.夜归时....

  • 今昔

    之前提起笔,感觉满腹经纶,而现在,敲击键盘,却哑口无言了……

  • 今昔

    有人说“长大”这两个字,孤独得连偏旁都没有。现在看来,大概是这样了… 现在的一切都很好,只要想起来就能看到手机里往...

  • 今昔

    忆往昔岁月静好, 曾几何光阴噪糟。 官场上腐化堕落, 江湖里漩涡暗礁。 看今朝霞光万道, 笑西方风雨飘摇。 驱虎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昔二人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ks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