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总是有着自己的焦虑与不安全感,新人害怕自己无法胜任各式各样的工作,担心被同龄人抛下,人到中年会害怕自己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年纪再往上又会害怕自己被后浪代替、裁员失业、家庭财务重担压得喘不了气……
2022年已到,你真的准备好去迎接新挑战了吗?
跟钱有关?
前不久,一个热搜话题“年轻人月薪多少才有安全感”收获了超过4亿的阅读量,不少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有人说月薪过万却依然一无所有,有人说月薪15K以上才是安全感起步,有人说脱贫比脱单更重要,有人说存款带来的幸福感,是那种我每天可以安心入睡,又可以安心醒来的感觉……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未来职场“六感”研究白皮书》调研显示,“克扣工资”在“最令职场人不安的因素”排第三名,“所在部门因组织架构调整而边缘化”位列第一。前三跟钱有关的就占了2项,可见钱与安全感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源:猎聘《未来职场“六感”研究白皮书》网上有这么一个说法,说安全感就是卡里有钱、车子有油、手机有电。
如果不幸被裁员,职场人就不得不承受着年龄压力(如35岁危机),面对失去了安稳的收入来源、五险一金的断缴、工龄断档、就业不顺等压力,任何一个微小的变故都可以让职场人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跟靠谱有关?
据《未来职场“六感”研究白皮书》显示,职场人最看重的企业提升安全感的举措首先是契约精神,其次是“健康、绿色的办公环境”和“保护员工条例(如反性骚扰、反职场霸凌等)”。
图源:猎聘《未来职场“六感”研究白皮书》契约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救济的精神,它代表着信用、担当、责任和承诺。
如薪资待遇、企业福利、企业制度与工作环境保障、团队氛围、升职、加薪、项目负责、和同事合作的任务没有如期完成、紧张的同事关系、工作与生活的严重分配失衡……任何不合预期的事情,都可以让人内心产生不靠谱的感觉。
久而久之,我们也许会产生不满、急躁、焦虑和抱怨情绪,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模式,情绪越消极,越懈怠,工作成绩越勉强,越落后,自己也会在这份工作里面表现得患得患失。
跟学历有关?
学历有多重要?读书是改变我们命运最简单的一条路。
据鹤城晚报指出,从客观收入反映的就业质量看,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就业市场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学历越高收入越多。
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反映出就业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
专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不到4000元,比本科毕业生低近2000元,比硕士毕业生低近6000元,从侧面印证了学历是决定薪酬待遇的关键因素。
当“学历高消费”情况越演越烈,学历越高,平均起薪就越高,拥有更好学历可以带来就业起步的竞争力,帮我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酬待遇。
学历甚至也会影响自己的职场发展,如升职竞选机会、职称评定资格也会和学历强相关,因此,学历的确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跟想法有关?
每天我们的大脑会闪现七万余个想法,而其中80%都是负面的,这些想法一直盘旋在脑海中,阻碍我们的自我发展。
“我不行、不能、做不到”,例如这个目标我没法完成、我没有办法管理好下属、这个需求做不到等等,这都是做自我设限。
图源:TED演讲《如何摆脱不安全感?》视频截图 图源:TED演讲《如何摆脱不安全感?》视频截图因此,直面负面想法并拒绝拥有限制自我的想法,是拥有安全感的第一步。
想要真正获得安全感,我们要做的是少思多做,规避竞争,去创造更多超出你想象的“成绩”,让自己变得优秀、走得更远。
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除了培养更强大的技能、掌握核心资源、拥有高效的执行力之外,还可以让自己学会“U盘化生存”,能获得更多的职场安全感:
自带信息:自己掌握有一项区别于他人且优势突出的硬本领。
不装系统:没有固定的单位,不受体制的限制和约束。
随时插拔:随时随地工作,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自由协作:可以选择性地与社会上各大资源发生联系并且自由合作。
2022年,新的一年新的开端,建议大家要学会未雨绸缪,持续地主动学习,锻炼能力,积攒经验,在有限的工作内容中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