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电视综艺节目看到一位退休老人在舞台表演架子鼓,当然这位老人不是科班出身,而是民间草根。她是退休后开始练的架子鼓,她讲述刚退休的时候很迷茫,每天不知道来干啥?无所事事在公园里逛来逛去。
看到人家跳舞就跟着跳舞,看到人家干啥就跟着干啥,没有一个重心。偶然的机会让她喜欢上了架子鼓,就开始在这方面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把架子鼓打到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
有很多退休的人,在退休前很焦虑,担心自己退休后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退休后的人也很大一部分退下来之后无所适从。有些是刚好可以帮儿女带小孩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来帮忙带小孩,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过日子。
退休就是退而休的生活,退休前没必要有这个焦虑,退了之后更没必要迷茫。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过得比上班更加充实而轻松。
如何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呢?
1,为自己定一个计划,你退休之后最想用这些自由时间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一年去一次远方。
那么在这一年当中有自己的一个愿望,也就是一个目标,一个理想。在实现这个愿望之前的每一天都充满期待,这个远方就是你心之向往的目标,对这个远方可以有很多规划。
去东?去西?去南?去北?国外还是国内?奔赴山还是海?去体验冰天雪地,还是想去避暑纳凉?
取决于自己的心愿,而这个心愿可以给你绘一片蓝图,对着这个蓝图,你会觉得在期待中的所有日子都变得很充实,在实现这个愿望之前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充满希望,有滋有味的。
2,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当然这个兴趣爱好是建立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爱好。
探索不同的领域,学习新的技能,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培养新的兴趣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追求短期成果,坚持不懈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挑战自己。发掘内在潜力培养兴趣爱好,在兴趣爱好中寻找挑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有助于更深刻认识自己的能力。
我有一亲戚就是这样的,本来她的兴趣爱好也蛮多的,但有时会受到条件的限制,如游泳,会受到场馆、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退休之后她特意买了一架钢琴,开始学钢琴,每天空闲时弹一弹,心情倍儿好!
没有功利的兴趣爱好有益于身心健康,万万不可商业化,一旦商业化就失去了原本的乐趣。
也是在电视某综艺节目看到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在闲暇时光用家人不想穿了的旧衣服,或是家里的旧蚊帐,旧窗帘改成小孩子的时装。主持人问有没有考虑开个店什么的拿来卖?她的家人回答,这是乐趣,不是生活的必须,一旦商业化就不好玩了。
3,学会享受孤独。
心中有远方也好,有兴趣爱好也好,也免不了有自己独处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刷手机,刷剧,刷视频可能当时会让你很过瘾,刷过之后,笑过之后,留下的还是无所适从。
学会享受孤独,学会一个人独处,到最后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你的生活不可能和朋友永远同步,就像《百年孤独》,最后所有人都是孤独的。挺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孤独的时候,可以独自欣赏星空,可以读一本喜欢的书,可以自顾自听着音乐,可以回归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灵魂对话,体会尘世间少有的安宁。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将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前是迷茫,独孤后是成长。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拘束,不迁就,不迎合,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一切自在随心。
作家周国平说: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丰富的安静,而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才能抵达。”读来深有感触。
享受独处带来的悠然自得,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享受孤独,放空自己,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放松。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
享受孤独,是一个人的专利,可以静静的一个人欣赏属于自己的风景,有种淡淡的禅意,清幽绵长。
学会享受孤独,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让我们把握每一个机会,去追求我们的梦想和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