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张仲明老师上的《认知治疗的理论逻辑及案例》,其实他讲的的认知治疗主要就是三个步骤,第一找到不合理信念;第二看这个不合理的信念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有可能是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也有可能是文化对他造成了影响;第三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即对来访者的认知进行一个重建,再而去进行一个加强。
今天的课听得有点懵,但是感觉应该是做事情要先去找到这件事情的内因、动机。首先找不合理的信念是什么,然后再针对这一个不合理的信念去给他纠正、重建。如果没有找到他的不合理信念,那么我们的治疗就只是浮在表面的,而且可能会把他会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后置。
下午的课则主要是讲焦虑方面的一个认知以及干预策略。讲到焦虑这个板块,其实听起来也有点懵。不过结合自己的实例,好像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进行到一个自我的治疗和干预。
会造成焦虑,首先有两个前提:一,这一件事我们必须要做,二,我们想做好。同时我们会有两个反应:一个是情绪上的反应,一个是身体上的反应;情绪上可能就会表现出我们的注意力十分地集中,甚至会有点紧张。这堂课开始之前我们做了一个数字7的炸弹游戏,一听到要玩这一个游戏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焦虑了,因为这个游戏是我的bug,我不会玩这个。所以当前面在开始数的时候,我在本子上写下了哪一些是危险数字,我的确很紧张。老师做这样一个活动的目的就是首先要让我们体验什么是焦虑,当我们体验到什么是焦虑之后才能够对学生的焦虑做一个好的引导和干预。
那什么是焦虑?焦虑是一种处于扩散状态的不安,是我们对危险的预估。它与恐惧最大的不同在于恐惧是针对特定危险的反应,而焦虑则是非特定的,模糊的,无对象的。焦虑的特性是面对危险的不确定感和无助感。
老师举了一个小女孩因为父母吵架要离婚,第二天出现肚子痛的例子,以此来说明我们心里表达不出来的情绪和事情可能会通过躯体表现出来,我们的身体会说话。讲到这一点我就想到我自己,每一次在遇到事情时,我就会肚子痛,想要上厕所。我这个习惯已经好多年了,是高中的时候养成的。高一开始,每一次月考之前我就会很紧张,一紧张就觉得肚子痛,想要去厕所。
现在再来看,也许就是高中时期,月考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而因为考试要排名,涉及到考大学,我想要把这一件事情做好,但可能太过于在乎,导致注意力集中,而我的这个情绪又没有表达出来,于是我的身体就产生了反应。
现在工作了,我去做一些重要的事之前,还是会紧张。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就觉得这是我的心理通过刺激物,让我感受到了威胁,我的心里就造成了紧张不安。而且我也把这样一种焦虑的反应过分地夸张了,夸张之后,我没有通过有效的办法去应对,也就没有解决我的这样一种情绪。没有解决到根儿上,所以呢,这样一种焦虑它仍然是存在或者潜在存在的。如此循环,到下一次我还是会紧张,因为我的那个信念没有得到改变。
老师提到了几个干预焦虑的策略,第一个就是正念,也就是有目的的、非评判的关注当下每一个瞬间。当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把未发生的提前摄入来影响自己的生活。第二个就是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其中提到了几点,这两点给我印象特别深——(1)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可能产生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2)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在这样一个提问过程中去把这一件事情的结果进行一个预设,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种紧张的感觉,而是能够让自己去接受最坏的结果,也能够接受最好的结果,那么心态就会淡然一些。
最后还做了一个自信的训练,老师让我们画了自己的自画像,然后要再用这样的句式:你好,我叫……认识我是你的荣幸,因为我……(后面就要说自己的优点)老师让我们在教室100个人当中,至少要找10个人练习这个句式,而且每次说的优点都不能重复。在说这个优点的时候,我听到别人在说自己的优点时,我会很欣赏别人,想要跟她认识一下,交个朋友。而我自己在说这样的句式时,我就在搜寻自己有什么优点能够说出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也审视了自己,去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所以这也是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训练我们的自信心。
我个人觉得这样一个活动可以作为一个破冰活动,也可以带班上的孩子做这样一个活动。
后面还做了一个活动,就是画一幅画《雨中的自己》。一想到下雨,肯定就是打伞了,但我当时下意识画的就是一些小雨,路边开满了花,我手上有伞但没打,我走在雨中,心情愉悦。整个画表现出来的就是我很享受那样的一个状态,有一种悠闲宁静的感觉。后来老师在解释的时候,大概意思就是那个雨就是一些外界不好的东西、不好的负能量,伞是保护我们的工具。老师又说如果没有画伞、没有打伞的,就把刚刚前面自画像活动中提到的优点写在你的头顶上方那一圈保护着你。
其他老师在谈体验的时候,会觉得这样一种行为给了自己满满的能量。好像的确是!当我把优点写在头上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处于一个不好的情景当中时,有这么多优点来为自己赋能,那很多事情也就不值得去沮丧或者是在意。其实我心中有一点震惊,就是在这样一个负能量的环境当中,我居然潜意识没有画伞来保护自己,而是去欣赏这样一种东西,我那一刻觉得自己的心理也挺强大的。
好像是开始慢慢去把我以前在乎的别人的行为开始淡化,也淡化别人的评价对我的影响,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了自己焦虑的源头就是太想通过把一件事情做好来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当初是考试成绩,现在是工作中的一些价值感。想要证明自己并不差,其实证明自己的方式不只是一些数据来衡量自己,它也是对平时工作中的一些过程,一些态度的衡量,我只要认真做了就没问题。我对自己的评价也应该多元化一点。当然我也希望了解到焦虑时自己身体的反应之后,慢慢地去纠正这样一种错误的信念,去改变这样一种认知。慢慢让自己在遇到一些事情前的焦虑得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也更加地自信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