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娟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地提到,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
我也为她的文字所倾倒。
第一次读李娟是读她的《角落里的阿泰勒》。一开始就被她的文字吸引,感觉是那么朴素又是那么美,非常像沈从文的湘西的感觉。
满篇的学识,满篇的漫不经心,满篇对文学的轻慢,诸神退场,文字成为众人的狂欢。
她的文字的吸引力是有让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
她描写第一次做面条,那种狼狈不堪不禁让人发笑,场面非常乱,最倒霉的是还有一个陌生人在旁边看着,他笑得很厉害,连身子都在颤抖。
这让拍案叫绝,原来文字可以这样表达,这样恣意。
继续往下读,读到兔子、外婆,读到戈壁滩上的汽车和小店,读到木耳、牧场,读到麦西拉,不得不感叹,竟然写得这样好!
她的眼里的那次彩虹,是如此不一般,但没有人提起,当然除了她。
她母亲嫌房子太暗,自己给房子开窗,那种折腾,让我笑了一次又一次。
李娟的文字格局小,沈从文的文字后面有沉重的哀叹,李娟没有这样的抱负,也没有这样的包袱,有格局的人太多了,文学创作不必非得凑热闹。
她的不凑热闹,成就了另一种文学。
其实,我们写文,不必追求另类,也不必追求特殊,而把文字弄得面目全非,反而失去了文字应有的魅力。
语不惊人死不休,与其说是一种对文字的高要求,对我们来说,还不如说是一种做作,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文字不一定都要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中蕴藏着伟大,那种把自己想法都说出来的感觉就是最好的。
文字里不一定都得有大格局,也不一定非得有沉重的叹息,有远大的抱负,才能称之为文学。
字里行间透着你的感情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