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与翻译二者有相似之处,都是把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书写是另一种翻译,如果这样说显得有些文学性的话,实际就是把脑子里的东西转换成文字而已。转换即可说成是翻译,既然是翻译必然会产生丢失。所谓丢失性,是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或者说是没有不丢失的事物,也包括人。如果我们形容一棵树屹立于花园之中,它是一个稳固的事实存在,看起来很恒稳,但它也是在成长、在运动中,不过是肉眼不可见罢了。就像少年试图认清真实或真相,也可以说是世间从未有过真相或事实。若非要强加,不得不借住时间的帮忙,可以说在此一秒,这棵大树是在这里屹立不倒的,但下一秒它必然发生了难以察觉的变化。从这意义上来说,求真的苏格拉底和少年极像,只有大多数成年人会认为孩子是幼稚可笑的,但他们却不敢说苏格拉底幼稚可笑,因为他们大多比较虚伪,当然这是从总体而言。就百分百需求来说,一种角度是好事是好的追求,或许还是人类繁衍的重要环节,但另外一个角度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关于真相或事实,柯南说的好,真相只有一个。这姑且算做一个不大不小的真理,如果不参杂抽象思维的话,听起来还算是正确。只是多数人没有柯南那么祸害,走到哪哪便会发生各式各样离奇的悲剧。从思维上来说,我们大体可以分为神性角度、哲学(道理)角度、世俗角度考虑问题,当然包含真相。神可能会说真相不算什么,比起真相那种小儿科的事情,(或许)创造才是更重要一些的;哲学或许以更为包容的姿态说真相或事实都是可以理解的,通过分析和明理我们总会接近它们;世俗角度就更为简便了,真相如果没有用的话就不用考虑那些有的没的了。大体来说,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视角入手,至于三个角度拥趸的多寡,相信成年人最清楚了。
午后阳光如天气好时的心情,写些东西的同时就像在和安静聊天,安静本身带着智者般的牵引对每个想了解它的人循循善诱。世人常常说“说到底”、“说穿了”,可那不过是我们自欺欺人的说法,根本没有底,也不会穿。一秒之间很可能恍若隔世,也可能是漫长中的一粒沙,没人知道哪一秒是那黄金时间或巅峰时刻,也道不明何时是该做什么事的时候。晚上或许会独自去吃一顿凉皮+肉夹馍,味蕾在二者间徘徊,那到底是哪一秒是最味觉的时刻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而觉得清晰明了,时而又模糊写意。总归有人喜欢仰望星空,有人热爱音乐和诗篇,它像肉夹馍,也像苏格拉底的真理。并非我有意写的玄幻,是世间太离奇。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生存的同时,别真的变成成年人。
网友评论